一月四日凌晨,重慶西動車所存車場一場,停滿了蓄勢待發的列車。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1月5日,來自市交通局的消息稱,2023年春運大幕將于1月7日開啟,至2月15日結束,共計40天。隨著全國各地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優化,群眾返鄉過年及旅游需求旺盛,跨區域人員流動性將加速釋放。相關預測模型顯示,春運期間,全市鐵公水空客運量將達3009萬人次,較2022年上升19%。
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今年春運道路運輸客運量將達1400萬人次、增長21.2%;鐵路運輸客運量1040萬人次、增長18%;民航運輸客運量514萬人次、增長22%。隨著出行多元化,水路運輸客運量將持續走低,總量將達到55萬人次,同比下降30%。
針對今年春運有望出現“井噴”的客流,我市相關部門多舉措保暢通,確保出行乘客“走得了”“走得好”。
鐵路方面,相關部門將適時優化列車班次和運行時刻,確保重慶西站、重慶北站等重要節點轉運順暢有序;結合春運客流訂票情況,采取開行專列、增開臨客等方式,全力滿足旅客出行需要。
道路運輸方面,我市將強化道路與機場、火車站、旅游景區、大型社區等的接續接駁,及時增調機動運力,適時增開定制客運班線,合理組織包車運力,并增強農村趕集和大型集會時的運力保障。
水運方面,相關部門將多舉措保障水上短途旅游、城市觀光游運輸需求,及時安排加班運力,應對突發性水路客流增長。
民航方面,我市將全力提高航班正班率,適時協調安排熱點航線的加班和包機服務;針對極端天氣導致的航班延誤或取消情況,全力做好滯留旅客的情緒疏導和后勤保障工作。
城市公共交通方面,我市將完善火車站、機場等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的接駁運力組織,打通“最先和最后一公里”,提升轉運效率;通過開通夜班公交、定制公交、學生專線、擺渡公交等公交線路,全力滿足旅客夜間及特定區間出行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春運期間,我市將加強從業人員和乘客個人防護工作,鼓勵客流量大的客運場站一線從業人員佩戴口罩,做好客運場站、運輸工具等的清潔消毒、通風換氣;加強客運場站客流引導,組織乘客盡量分散候乘,減少人員聚集,精準實施疫情防控應急處置;完善重點樞紐場站從業人員突發規模性疫情應急預案和處置措施,并有針對性開展應急處置演練。
記者 楊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