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23-61520695 舉報電話:023-61520697

新華時評: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學習領會“六個更好統籌”之五

2022-12-27 08:57: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謝?,?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這是當前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求進的務實之舉,也是立足新發展階段、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

從2020年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到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闡釋“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再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大論斷充分彰顯了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遠見卓識,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

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要著力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夯實經濟平穩發展底氣。大國經濟的重要特征,就是內部可循環,以巨大國內市場和供給能力支撐并帶動外循環。一方面,我國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更高水平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對國內市場主導經濟循環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面對不確定性增多的外部環境挑戰,只有立足自身,把國內大循環暢通起來,才能任由國際風云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

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要重視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事實上,國際循環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循環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國貿易、投資、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國際循環,都需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優化結構、提高質量。要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國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堅定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更好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在開放合作中與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要精準施策,重在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固本強基。要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當前關鍵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要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吸引更多全球創新要素資源。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各地各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在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就能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不竭動力。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亚洲美色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