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

秀山縣隘口鎮 做強“一村一品” 鄉村舊貌煥新顏

2022-12-22 13:15:42  來源:重慶日報

眼下正值隆冬時節,秀山縣隘口鎮一派收獲的景象。道路旁一座座蔬菜大棚點綴于田野,鄉村產業園內物流車輛穿梭忙碌,田間地頭百姓們精心地管護黃精,一幅產業興旺的現代鄉村美麗畫卷逐漸鋪展開來。秀山縣隘口鎮曾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近年來,該鎮牽住產業“牛鼻子”,一改昔日貧困的面貌,一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鄉村逐漸揭開了面紗。

從“空殼村”到“產業村” 銀花開出致富花

“以前沒人愿種,現在大家搶著種?!碧崞鸫謇锓N植山銀花的故事,壩芒村村民張羽芬打開了話匣子。

壩芒村位于隘口鎮的西南角,山地多、耕地少,是典型的丘陵山區地貌結構。自古以來,壩芒村就有村民在零星種植山銀花,但一直不成規模。那時,多數村民還是以種植傳統農作物為主。說到曾經的日子,一個“苦”字道出了張羽芬無盡的心酸。

近年來,壩芒村把產業發展作為根本,緊盯銀花產業抓,扭住銀花產業做,實現“良種育苗—標準種植—就地加工—電商銷售”全產業鏈發展,完成“空殼村”到“產業村”的華麗蝶變。

目前,全村山銀花種植面積達8000余畝,年采收花190萬斤,年加工花140萬斤,年產值3000余萬元,種植農戶戶均增收2.5萬元。壩芒村在2020年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稱號,2022年被確定為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

近兩年,張羽芬家山銀花規模已經發展到了十幾畝。她說,現在自家山銀花的年產量能達到1500斤左右,感覺生活大有奔頭。

壩芒村相關負責人說,預計未來三年,壩芒村銀花鮮花產量將達250萬公斤,產值達4000余萬元,為實現穩定脫貧、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用好“山水人家” 百姓吃上旅游飯

今年十一小長假,隘口鎮太陽山村民宿老板李大偉笑得合不攏嘴,離假期還有好幾天,但他開的民宿“山水人家”,房間已被預訂一空。

李大偉的“山水人家”,是太陽山村發展起來的第一家民宿。前傍小溪,后倚青山,李大偉笑嘆自己是選了個“好地方”落腳。

幾年前,李大偉住在海拔1200多米的山上,靠種幾畝玉米、馬鈴薯維持生計。后來,他家搬下了山。剛下山時,他一度擔心沒有合適的產業,脫貧無望。

“生態環境這么好,不如發展民宿,吃‘旅游飯’!”

陽山村海拔1000多米,森林覆蓋率64.77%,發展生態旅游有天然優勢。在政府的幫助下,2018年他的“山水人家”建起來。每年五一節至國慶期間,游客絡繹不絕。

據介紹,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發展鄉村旅游,隘口鎮先后投入400余萬元進行人居環境改造。目前已形成太陽山土家族傳統村落、“山水隘口?大美鄉村”等民宿群,帶動近百戶村民吃上“旅游飯”。

“走的是生態發展的路子,鼓起的是群眾荷包?!?隘口鎮黨委書記周世前說,如今,屯堡村的茶葉、平所村的太空蓮、東坪村的黃精、壩芒村的銀花已經聲名遠揚,隘口鎮依托良好的生態發展起“一村一品”,百花齊放的產業已然成為了老百姓致富的門路。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亚洲美色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