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梓潼縣瑪瑙鎮全面深入落實“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和“最美宜居集鎮”建設的要求,堅持立足實際、久久為功,全面提升場鎮功能和鄉村風貌。
一是基礎設施由舊變新。加快場鎮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將街道拓寬1.6米,更換破舊人行道地磚,街面更寬敞;實施雨污分流,按照雨水管網1500余米,新改建污水管網650余米,新建運營商管網5600余米,街面更清爽;更換綠植100余株,安裝“大手筆”路燈70盞,建設口袋公園、“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文化墻等節點小景觀3處,街面更美觀。同時,爭取各類項目資金1800余萬元,新建通村斷頭路13.5公里,改造塘堰5口,整治病險水庫1座。
二是文化氛圍從無到有。挖掘梓潼縣瑪瑙鎮的文昌文化、“兩彈一星”精神等文化本底,啟用“小瑪哥”文化IP,設置瑪瑙鎮情和先進典型的宣傳二維碼25個,建設“瑪瑙·鄰聚里”文化綜合體1處,改建“鄉村振興中的瑪瑙故事”文化長廊1處,彩繪鴨鶴巖風光、櫻花主題公園、“兩彈一星”精神等墻面4處,建設法治和廉政文化廣場1處。
三是場鎮管理自弱轉強。按照“三個根治、三個規范”的要求,即根治亂貼亂畫、根治亂網亂線、根治亂搭亂建和規范車輛停放、規范環境衛生、規范經營秩序,共粉刷墻體300余平方米、清除小廣告1100余處、拆除彩鋼棚18處、拆除危房2處,劃定兩輪摩托車、三輪摩托車、小轎車等停車區11處,通過改造提升和長期治理,整個場鎮面貌一新、停車有序、經營規范。
四是農村環境從亂到治。圍繞農村“五清”要求,9個農村居民小組按照“每月一節點、一季小變化、一年大變化”進度安排,以村委會陣地為中心,以同村道路為主線,逐個村民小組、逐條通組道路開展環境治理,讓農村公路凈起來、農家小院靚起來、農村環境美起來,不斷刷新農村人居環境“底板”,持續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梓潼縣瑪瑙鎮楊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