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23-61520695 舉報電話:023-61520697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2-11-25 09:1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顧仲陽 常 欽 李曉晴 竇 皓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薄敖y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這是新時代新征程對正確處理好工農城鄉關系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充分反映了億萬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

“宜居宜業又和美,鄉村生活令人期待?!闭憬√m溪市游埠鎮洋港村村民邵小英打心底里高興,“這十年生活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會越過越好!”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說到了大伙心坎上?!币淮笤?,河南省淅川縣香花鎮柴溝村第一書記莊春波就忙著踏勘規劃旅游步道,“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扎扎實實把鄉村建設好?!?

宏偉藍圖鼓舞人心,聲聲號角催人奮進。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把廣袤農村建設成為廣大農民樂享現代生活的幸福家園。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正當其時,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現實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什么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產業蓬勃發展,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公共設施提檔升級,善治鄉村加快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扎實開展,業興村強、民富人和、美麗宜居、穩定繁榮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在中華大地漸次鋪展。

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重大成就,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撐,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時代新征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正當其時?!眹亦l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大任務,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编l村振興總要求的進一步體現,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現實意義。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內容。

黨的二十大發出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動員令。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新征程上,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新起點,做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補上‘三農’短板,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是農業農村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也是‘三農’工作新的歷史使命?!北本煼洞髮W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琦說。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生活的迫切需要。

山鄉巨變,山河錦繡?!叭奎h的好政策,鄉親們都脫了貧?!标兾魇氹u市陳倉區西莊村脫貧戶王光榮說出大家的心聲,“盼望著小花椒早日‘觸網’賣全國,鄉親們的日子像花椒一樣紅火?!?

一個鄉村藏著一個中國。

“未來即便我國的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還將有數億人常住在農村,他們也向往過上現代生活。要順應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持續提高農村生活質量?!敝袊鐣茖W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說。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長期任務、系統工程,要遵循鄉村建設規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現代化既包括‘物’的現代化,也包括‘人’的現代化,還包括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薄白屴r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長啥樣?如何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國家鄉村振興局開發指導司負責人聶新鵬表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基礎設施基本完備的鄉村,是公共服務普惠可及的鄉村,是廣大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是治理有序充滿活力的鄉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的鄉村。

——穩扎穩打,因地制宜,讓農村逐步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列入“到二〇三五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就是要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生活?!蹦暇┝謽I大學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強說,要努力實現農村基本生活設施不斷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公平可及,農村環境生態宜居,鄉村風貌各具特色。

“堅持求好不求快,既要堅決反對不擔當、不作為,也要堅決防止簡單化、亂作為?!备邚娬J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要遵循鄉村建設規律,穩扎穩打、久久為功。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苯魇〖彩屑輩^委書記尹冬茍說。

——拓寬鄉村發展空間,增加縣域就業容量,讓農村創造更多農民就地就近就業機會。

就業是民生之本。去年有1.62億農民工在縣域內就業,占全國農民工總數的55%。

“鄉村應該成為農民就業創業的大舞臺?!比A中師范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陸漢文說,要全面拓寬鄉村發展空間,增加縣域就業容量,支持農村創業創新。

“發展產業要因地制宜,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多方共育富民基礎?!焙笔≈形瘯浻喾逭f,枝江著力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導、農民參與、利益聯結”的產業發展模式,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就業機會更多留給農民。

——加強鄉村治理,提升鄉風文明,讓農村保持積極向上的文明風尚和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文明向上、穩定安寧的鄉村?!睆B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呂志奎說,要更加注重在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上下功夫,努力實現鄉村治理效能顯著加強,鄉風文明程度明顯提升,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城市和鄉村要各美其美、協調發展。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街道孫家濕地田園綜合體里,游客不少?!敖柚l村振興的東風,吸納城市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我們成了城市的‘后花園’?!睂O家村黨支部書記崔惠恩說。

在全國,越來越多的資源要素向鄉村匯集。截至今年6月末,涉農貸款余額47.1萬億元,比2017年末增長52.2%;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累計達1120萬人。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建設繁華的城市,也要建設繁榮的農村?!耙涌煨纬晒まr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讓農民在城鄉之間可進可退、自由流動,不斷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攜手奔向共同富裕?!闭憬〖紊瓶h委書記江海洋說。

把鄉村建設好,讓億萬農民有更多獲得感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怎么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薄班l村振興不能只盯著經濟發展,還必須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還必須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薄鞍燕l村建設好,讓億萬農民有更多獲得感”。

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讓農民家門口有活干、有錢賺。

清早,河南省濟源市思禮鎮澗南莊村村民宋小玲來到村里的食品加工廠上班,“村里正在規劃發展設施農業、苗木花卉產業,家門口掙錢的機會越來越多?!?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下一步,要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有效開發農業多種功能、鄉村多元價值,促進三產融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政策舉措真金白銀。近日,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國科協啟動組建產業顧問組,支持脫貧縣發展產業。今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的比重將超過55%。

——扎實穩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補上民生短板。

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廣西南寧市青秀區鳳嶺北路中學資深教師吳月,到南陽鎮的中學任教。青秀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后將在項目建設、師資配備等方面進一步向農村傾斜,擴大農村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十四五”時期,全國將創建1500個左右示范美麗宜居村莊。下一步相關政策將重點支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進一步提升鄉村生產生活便利化程度。

——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提升鄉村善治水平。

“我們堅持黨建引領,接下來要抓實建強黨支部,發揮好村民理事會、矛盾糾紛化解平臺的作用?!苯魇∧喜薪洕夹g開發區案塘村黨支部書記李瑩說。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接下來各地將進一步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推廣應用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等治理方式,不斷提高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讓文明鄉風勁吹希望的田野。

“文明新風編成了歌曲、小品,好聽又好看?!苯K省鎮江市茅山鎮何莊村村民唐家興說。何莊村黨委副書記蘇啟光說,將采取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持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鄉村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國家鄉村振興局政策法規司負責人毛德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方法,加強農村公共文化陣地建設,深入推動農村移風易俗,讓鄉村文明不斷煥發新氣象。

“藍圖已經繪就、前景十分廣闊。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努力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讓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中央農辦副主任、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25日 01 版)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亚洲美色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