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慶市銅梁區太平鎮牧堂純農業有限公司鱸魚養殖車間里,兩位工人巡回在車間查看鱸魚活動情況。
工廠化養魚車間。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攝
筆者看到,寬大的車間里,安放著兩排圓型的魚缸,魚缸里水波蕩漾,成群的魚兒在水里游動、覓食。缸體兩側,是白色的立體種植蔬菜架。
“投入1000萬元的工廠化養魚車間去年建成,已投入批量養殖。魚缸是鋁型材料做成,共有50個,每個容水60立方米的魚缸年可產鱸魚2500公斤?!惫矩撠熑讼陌峤榻B說,車間氣溫穩定,不受寒潮、大風、高溫極端天氣的影響,同時也便于人工管理。
車間里種植的蔬菜。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攝
如此高密度的養魚怎樣做到綠色環保?夏艾玲解釋說,在水源管理上實行了水循環利用,魚缸里的水通過尾水治理回收飼料殘渣和魚的排泄物后,再把治理后的水源抽回魚缸。這樣,水源的不斷流動增加了水體中的含氧量,保證了魚兒有充足的氧氣正常生長。同時,通過尾水治理后收集的飼料殘渣和排泄物,是優質的有機肥,作為架上的蔬菜用肥,實現變廢為寶。
據了解,多層蔬菜架所用的材料是無毒無味的PVC圓型塑料管,蔬菜就種在等距離開鑿的孔洞里,立體栽培不僅節地,還充分利用了溫光資源,種出的蔬菜既高產優質又綠色環保。( 趙武強 李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