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岑溪市馬路鎮福利家庭農場種植基地里格外熱鬧,數十個整齊排列的大棚里長滿了蔬菜,工人們正忙碌著采摘蔬菜瓜果,地上擺著一筐筐的菜籃子里都整齊地碼著綠色的蔬菜、紫色的茄子、紅色的辣椒,一派豐收的景象。農場負責人蒙立胡一邊喜滋滋地采收,一邊與工人們談論著下一季作物的種植計劃。
“創新耕種模式是我們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泵闪⒑f,他以前曾在深圳的一個蔬菜種植場里務工,有著幾年的蔬菜種植管理經驗。因為家里有小孩和老人需要照顧,前些年就決定回到家鄉發展。2017年注冊成立了家庭農場后,通過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種植模式和經營模式,現在在每一個大棚里能同時種植多個品種的蔬菜。而多個品種合理搭配種植,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還有利于維持土壤營養平衡,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農作物產量、品質都會得到提升。目前,該農場大棚蔬菜種植面積已達70多畝,吸納周邊群眾50多人到場務工,年產值80多萬元。
創新管理制度是企業立足于復雜市場不敗之地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在馬路鎮義垌村唐陶農業基地,負責人鐘明明喜滋滋地說:“我們基地在抓好保證蔬菜增產和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注重員工的增收問題?;赝ㄟ^配備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對工人種植全過程進行指導來確保增產。另外,基地與聘請的員工簽訂確保菜品質量的提成合同,員工在每月獲得底薪的同時,還可獲得產品質量的提成獎金,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做優菜品質量的內生動力,使基地和務工人員都實現增產增收的雙贏?!痹阡N售上,該基地通過與政府和銀行簽訂政銀企三方合作銷售合同,岑溪市吳越農產品收購配送有限公司和本地一些蔬菜批發商會優先購買該基地的蔬菜,基地不用擔心菜的銷售問題。
據岑溪市馬路鎮黨委書記曾軒介紹,該鎮充分發揮蔬菜種植家庭農場和種植基地豐富充實“菜籃子”和帶動就業創業增收的“磁力”作用,助力群眾增收。目前,全鎮共有種植蔬菜的家庭農場和農業基地5個,種植面積250多畝,年產值285.71萬元,吸納350多名群眾就業增收。
今年以來,岑溪市在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充盈“糧倉”、端穩“飯碗”的同時,統籌抓好蔬菜種植,不斷創新蔬菜生產方式,推廣大棚蔬菜水肥一體化現代農業種植新模式以及糧菜輪作、蔬菜水旱輪作等復合生產模式,提升蔬菜綠色生態底色和產能效益,豐富群眾的“菜籃子”,讓群眾在吃得好的基礎上,助力群眾增收充實“錢袋子”。據了解,目前該市共有20畝以上規模的蔬菜種植基地42個,比去年增加了23個;蔬菜基地總面積3097畝,比上年增加917畝;今年第三季度蔬菜總產量20.95萬噸,增長8.8%;吸納群眾就業4335人,預計今年整體為就業群眾增收8670萬元。(梁鐵、梁冬宇、唐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