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云南省普洱市瀾滄縣小辣椒獲得大增收,鄉村振興正當時。今年以來,瀾滄縣依托良好山地生態資源優勢、中國工程院科技人才力量的幫扶,在鄒學校院士及其專家團隊的指導下,采用“科技+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推進全縣辣椒產業發展。
眼下正是辣椒豐收時節,走進瀾滄縣的辣椒地,翠綠的葉子間,一串串辣椒掛滿枝頭。采摘、稱重、裝車……辣椒地里隨處可見村民們采收的忙碌身影。
據了解,竹塘鄉云山村瀾滄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辣椒種植基地是竹塘鄉最大的辣椒種植基地,從今年8月開始,在合作社負責人李福的帶領下,基地種植朝天椒、線椒、螺絲椒等三個品種,辣椒產業種植總面積43畝,覆蓋瀾滄縣竹塘鄉、富邦鄉2個鄉,其中竹塘鄉戰馬坡村22畝、富邦鄉賽罕村21畝。
目前,瀾滄縣各地青紅辣椒正陸續成熟上市,合作社的辣椒產品進入銷售高峰期。在“批發+零售”的同時,合作社與瀾滄縣多個超市簽訂協議,明確收購保底價,進一步降低種植風險,保障辣椒種植順利進行。專家們也常常來到田間地頭,在栽種、打芽、采收的時節進行技術指導,保證生產。
李福介紹:“辣椒產業是‘短平快’的產業,2個多月就可以有收成,這個月開始售賣辣椒,老百姓每人每天可以采摘100多公斤辣椒。老百姓投工投勞,獲得收益,我們合作社也可以增加收益,今年的辣椒預計每畝可以獲得4至5萬元,而且質量很好,不愁銷路?!?
據介紹,李福參加過4期培訓,在培訓中把握商機,主動與專家們進行溝通,學習先進的技術,不斷帶領身邊的老百姓致富。合作社種植辣椒獲得豐收,就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鮑茜茜、楊梓 瀾滄縣融媒體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