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

重慶綦江:稻花香里說豐年 稻田摸魚嗨翻天

2022-10-11 08:47:12  來源:綦江日報

“快點快點,魚在這里!”“哦豁,又跑了!”近日,在綦江區安穩鎮召臺村的一片水田里,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只見數十名村民和游客拿著網兜、穿上筒靴,穿梭在水田里,和隱藏在淤泥中的魚玩著捉迷藏,而岸上的村民和游客則充當著“電子眼”和“啦啦隊”,一邊指揮“摸魚”,一邊為水田中的人加油打氣。

今年3月,綦江區曉波家庭農場負責人羅曉波流轉土地發展產業,50多畝地中不僅種上當地特色的長河大米,還放入了鯉魚、鯽魚、草魚等魚苗。

據了解,長河橋“稻魚共生”基地采用水稻田中喂養魚苗的方式,魚苗以稻花和農田里的昆蟲為食,不需要額外喂飼料,魚類游動可以翻動泥土,也更利于水稻生長,在水稻成熟時一并收獲稻花魚。

“稻魚共生模式既可以借助魚消滅水稻蟲害,防、除雜草,同時魚的糞便能為水稻提供天然養分,實現零化肥使用,真正做到生態環保,促進水稻增收,同時,水稻也給魚苗提供了天然的食物,加上活水養魚,魚質非常的細嫩鮮美,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绷_曉波介紹。

“今年是第一年,水稻畝產量在800斤左右,魚的畝產量在300斤左右?!绷_曉波說,現階段正值稻谷收獲,感興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召臺村品嘗購買特色大米,也可以進入稻田體驗“摸魚”的樂趣。

安穩鎮召臺村駐村第一書記蒲昊告訴記者,召臺村堅持“村集體+業主+農戶”的發展模式,村委會以完善基礎設施方式入股,每年按股分紅,業主負責基地日常經營管理,同時基地也解決了群眾就近就業,實現三方共贏。

“接下來,我們打算用兩年時間,以這種模式繼續帶動村民共同發展,把規模擴展到200至300畝?!绷_曉波表示。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亚洲美色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