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

田畔種花,“種”出鄉村振興好風景

2022-10-10 09:40:22  來源:南京日報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杜瑩

通訊員 華健

金秋十月,碩果累累,江寧區谷里街道張溪社區徐家院村里,荷塘菱角陸續進入采摘期,田間地頭瓜果蔬菜飄香,正是一派豐收景象?!敖衲旮珊瞪儆陮е禄ㄆ谕七t,不然你這會兒來,就能看到花田里成片的百日菊,可漂亮了?!毕獩b田畔農家樂負責人王勇快人快語道。

“十一”期間,雖沒有花海引流,但徐家院并不缺人氣,三三兩兩的散客、成群結隊的旅游團,進村的谷商大道上熙熙攘攘、車水馬龍,若谷、拾穗等民宿、農家樂生意火爆。村民喜笑顏開:“正宗手工魚圓,一天100斤都不夠賣!”

昔日無人問津的窮山村如何變成如今紅紅火火的旅游地?張溪社區黨委副書記湯文斌說,2017年8月,徐家院入選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為村莊發展帶來了機遇。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徐家院專門請來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區域資源稟賦、產業現狀、村莊基礎、歷史文化等,按照庭園、果園、菜園“三園共建”、三產聯動的產業發展思路,建設中高檔“野八鮮”“水八仙”等綠色安全農產品基地。

“俗話說,‘春天南京一大怪,不愛魚肉愛野菜’,南京人愛吃野菜是出了名的,因此我們在眾多蔬菜中,確定了野菜作為徐家院主打品牌?!睖谋笳f。產業確定了,人氣怎么來?徐家院決定參考江寧“金花村”成功經驗,發展農旅融合,以花為媒促“美麗經濟”綻放。

同樣是發展“花海經濟”,徐家院的60畝花田里卻藏著“別別竅”,體驗官、南師大研二學生程婧走近一瞧,驚訝地發現田間栽種的大部分竟然是景觀蔬菜!湯文斌介紹,這一“奇思妙想”是規劃設計團隊到國外學習所得,采用“三壟菜、一壟花”的田園景觀營造技藝,花田“混搭”菜田,既有花海景觀又經濟實惠。田畔種花,讓徐家院迅速走紅。每年3月,郁金香花海頻頻刷爆朋友圈;4月,虞美人繁星點點、油菜花金光燦燦;10月,百日菊、格?;ǖ扔瓉硎⒒ㄆ?,引得游客競相打卡?;鋾r節,村里各式時令蔬菜、瓜果立即“接棒”,野菜節、豐收節等主題活動輪番上演,游客紛至沓來嘗新、嘗鮮,帶動采摘、深加工、餐飲住宿等一二三產聯動發展。

眼見村美人氣旺,原先在外打工的80后小伙馬超回鄉承包了160畝土地,經營起徐家院·若谷民宿。民宿年均接待游客2萬人次,經營額達600萬元,馬超在家門口實現致富增收,“返鄉創業,可以更好地陪在家人身邊,這就是我最想要的生活?!?

何止若谷民宿,漫步徐家院,網紅咖啡館、文藝范民宿、特色餐飲店星羅棋布,戶外婚禮、會議團建訂單不斷,村頭小集市從早到晚熱鬧非凡,帶動100多位村民家門口就業。釋放“后發優勢”,憑著功能業態,徐家院蹚出了一條擺脫花期依賴的“美麗路徑”。

以美開篇的徐家院,還要做一篇鄉村振興的“大文章”。以鄉土文化為紐帶,村史館、商量書房相繼落成;進一步豐富產業布局,與省級機關醫院合作打造谷里田園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讓“養老”變“享老”;“中國最美村鎮生態宜居獎”“中國美麗鄉村百佳范例獎”“江蘇省水美鄉村”等一大批“國字號”“省字頭”榮譽接踵而至……如今,徐家院已成為村民安居樂業的家園、游客向往的“詩和遠方”,鄉村的“綠水青山”正一步步變為“金山銀山”。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亚洲美色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