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挖藕時節,不少游客來到開州區九龍山鎮東壩村八廟荷花莊園,或摘蓮蓬,或購買蓮子,或挖藕……
“以‘荷’為媒,‘蓮’通了產業發展路,美了鄉村環境,鼓了鄉親腰包?!睎|壩村黨支部書記曾詩成說,現在東壩村已成網紅打卡地,不少網紅來拍抖音,讓鄉村旅游紅火起來。
返鄉創業規模種藕
“沒想到,我們村成了旅游打卡地?!痹姵芍钢俗懊阅阈』疖嚒贝┧笤诎藦R荷花莊園間的游客說。
2015年3月,東壩村6組在外創業成功人士邱恭成回到村里,以每畝300元的租金從村民手中流轉6畝多農田,試種食用藕4畝多、觀賞藕1畝多。在他和家人的勤耕苦作下,當年,6畝藕給他帶來收入3萬多元。
嘗到種藕甜頭的邱恭成,逐年擴大種植規模,如今種植面積達800余畝,建立八廟荷花莊園,東壩村2組、4組、5組、6組呈現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壯麗景象。
“我從2017年開始在莊園務工,平均每月工資有3000多元,每年還有土地流轉費1000多元,兩樣加起來每年收入有3.7萬元,比在外打工強多了?!睎|壩村6組村民王端瓊說。
帶動鄉村旅游發展
“夏賞荷花,秋冬挖藕。每年夏秋兩季,這里的游客特別多,帶動了村里的鄉村旅游發展?!睎|壩村村民李千樹說,利用賞荷、挖藕契機,他家每年純收入增加1萬多元。
游客來了,如何將他們留???東壩村搶抓發展機遇,延伸產業鏈條,將民房變民宿,讓游客既可觀花賞景領略田園風光、品嘗清香四溢的蓮荷宴,還可感受民宿主人的熱情與淳樸。村里的土雞、土鴨、大米等土特產,更是深受游客喜愛。
許多村民還為游客提供割谷子、挖蓮藕等農事體驗項目,豐富了游客的娛樂活動?!按迕袷职咽纸涛覀兏罟茸?、打谷子、曬谷子,讓我們既感受了豐收的喜悅,又體驗了勞動的艱辛?!庇慰屯跸檎f。
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我們村有12戶脫貧戶種了藕,每年每戶有7000多元收入?!瘪v村干部譚銳說,種藕產業還解決了東壩村40多名村民的就業問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東壩村借藕產業發展東風,以代種代銷藕的方式,鼓勵全村脫貧戶種藕,種植技術、田間管理、蓮藕銷售等由村里負責,大大提高了脫貧戶的種植積極性,彭恩仁、彭恩均、邱孝坤、王行中、唐國銀等12戶脫貧戶相繼種藕。
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許多村民選擇留在村里務工,有的村民還回村發展種植養殖業。游客到東壩村賞荷花、摘蓮蓬、挖蓮藕時,還可購買水產、水果。
如今,東壩村的產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原來的空殼村變成了網紅村。
“東壩村由單一的水稻產業發展到多個產業,是蓮藕打通了產業發展路,實現了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的目標?!本琵埳芥傸h委書記譚顯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