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

克東縣:美麗庭院的“小生意”助力“大經濟”

2022-09-06 09:21:07  來源:人民網

傍晚時分,克東縣蒲峪路鎮齊心村村民劉躍杰從田地里忙活回來,在自家門前一畝小院里收拾著種下的大白菜。綠油油的白菜葉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晶瑩剔透,一排排立在田壟間,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

近日,人民網“我和我的新時代”鄉村振興采訪調研活動走進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在這片廣袤的黑土地上,農民依托自家小院的“小生意”,書寫出縣域發展的“大經濟”。

“我們家2018年就開始進行小院種植了,在不影響種大田的前提下,門前的一畝小院種了大白菜,等到秋收之后,運到縣城批發賣掉一部分,自己冬儲一部分,每年能增收7000到8000元?!眲④S杰說。

近年來,克東縣積極引導村民發展小院經濟,堅持“宜種則種、宜養則養”的原則,把發展“小院經濟”作為貧困戶實現增收的突破口。

長期以來,克東縣外出打工居民偏多,農村出現了不少荒廢的院落,利用率偏低。為此,克東縣出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若干獎勵補助政策》,通過建立獎勵機制,鼓勵村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規劃庭院大力發展特色蔬果種植和畜禽養殖,把自家小院的一畝三分地建設成“致富園”。

“對于脫貧戶、監測戶,利用自家閑置庭院,發展蔬菜、玉米、馬鈴薯等經濟作物,達到半畝地以上,銷售收入達到500元,我們就給予獎勵;對于當年新購的雞鴨鵝,根據養殖規模,每戶給予1000元以內獎勵;對于新增種植的中草藥,每畝補貼1000元?!笨藮|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孫權表示,今年計劃投入660萬元資金,用于發展小院經濟獎補,目前小院經濟已經覆蓋了98個行政村,通過訂單種植,全縣參與庭院種植的戶數達到9800多戶,庭院養殖13000多戶,帶動脫貧戶、監測戶5800多戶,戶均年增收達2000元。

如今,在克東縣的許多農村,家家戶戶的門前的小院里,種著辣椒、玉米、蔬菜等農作物,把農村點綴的五顏六色。也有許多農戶門前養了牛、羊、雞、鴨、鵝,給農村生活帶來許多生機。

“年頭好的時候,青刀豆一畝地能掙3000多元,種完以后還可以接著種白菜,有合作公司來收,生活水平可提高太多了!”昌盛鄉翻身村村民史龍感慨道。

如今的史龍一家承包了600畝地種苞米,再根據訂單種植要求以不低于市場價賣給下游農產品合作公司,一畝苞米地能掙300多元,一年下來純種植收入達到十多萬。每年夫妻兩口種地僅忙活兩個月,閑時也在小院里種了不少農作物,可以賣也可自己吃,冬天沒法種地的時候外出打工,加上種地兩口子一年總共收入20多萬,比純外出打工還多。

作為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效途徑之一,克東縣通過組織農戶與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電商等簽訂回收合同,實現了庭院經濟與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

據了解,昌盛鄉還依托一家農產品公司,簽訂青刀豆和粘玉米訂單,在每個村專門安排一名小院經濟聯系員,負責搜集有意向進行訂單種植的村民并聯系公司。公司提供化肥,并派技術員去到有種植意向的村民家里,進行種植輔導。

農產品公司的勞動力大多來自周邊農村,用工最多的時候每天需要800多人,7月到9月是用工高峰,季節性比較明顯。通過采取訂單種植方式常年吸納當地村民就業,公司年累計用工超過5萬人次,人均年增收5500元,并大力推進小院種植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未來,克東縣將繼續發展優勢產業。發展特色種植業,持續發展農家小菜園和中草藥種植,突出精細化、特色化?!笨藮|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梁興旺表示。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亚洲美色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