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重慶數字鄉村十佳優秀案例公布,沙坪壩區“三河村5G+智慧田園綜合管理平臺”位列其中。
大數據智能化時代,鄉村振興迎來新的歷史機遇。沙坪壩區順風張帆,將發展智慧農業作為重要抓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推動大數據智能化為現代農業賦能,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著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在數字基建、數字產業、數字治理等方面狠下功夫、積小勝為大成。
當前,沙坪壩區的數字鄉村建設呈現“潮涌風動”態勢,新時代“山鄉巨變”,鄉村正成為人們向往之地。
智慧賦能生產
勞動者變成管理者
早上6點,天光微亮,鄉村開始蘇醒。在沙坪壩區中梁鎮,普迪生態園內的水肥一體化澆灌系統正在無聲運行。
普迪生態園負責人汪濤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登錄智能管理系統,查看園區內水果生長環境情況。
“在手機上就可以看到實時土壤濕度,如果數值低于40%就意味著要澆水了?!蓖魸f,這時只需要點擊頁面上的“澆灌”控制模塊,園區內的管道就會自動開始工作?!叭ツ?月,沙坪壩區相關工作人員幫我們申請安裝了這套系統,種植變得更簡單、更智慧?!彼f。
系統整體是如何運作的?數據從何而來?管道如何澆灌?
據介紹,傳感器能夠對種植區域的環境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布置于園區邊界的球形監控云臺則對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影像記錄。通過智慧物聯網管理系統,業主可以直觀、準確地看到園區內氣象、土壤、病蟲害等情況,還能收到系統提示的環境異常告警信息、對應的農事操作指導。接下來,業主可以在手機上進行遠程操控。
值得一提的是,水肥一體化澆灌系統能按照農作物的需肥規律,進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設計,把水分、養分定時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給作物,實現了化肥農藥的減量增效,有效地提高了園區的集約化管理水平。
“這個系統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一年能減少十幾萬元的成本!”汪濤對水肥一體化澆灌系統贊不絕口。他說,現在他和工人們只需要日常巡視、管理設備即可,“勞動者”變成了“管理者”。在智能化設備的加持下,從去年5月到今年5月,普迪生態園的年產值接近200萬元。
在沙坪壩區,像普迪生態園這樣進行智能化生產的農業經營主體不在少數。這得益于沙坪壩區大力推動智慧農業“四大行動”,即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
沙坪壩區積極開展智慧農業技術攻關和智能化試點,促進相關技術在農業生產管理、加工流通、市場銷售、安全追溯等環節融合應用;建設農業生產智能化示范基地;推動農機化與大數據智能化深度融合發展,完善農機管理系統,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打造農業物聯網管理平臺,推動主要農作物智能監測與預警……
沙坪壩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沙坪壩區將重點打造阿Q農場智慧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基地、螢火谷智慧農場、彩月農業玻璃溫室水培蔬菜生產智能化建設等項目,以農業生產的遠程監測、科學決策管理、自動控制、精準作業等應用為重點,進一步帶動沙坪壩區現代都市農業的發展。
推動農旅融合
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
遠山有窯位于沙坪壩區豐文街道三河村,是復合型文化體驗休閑空間,不少市民游客慕名來此。
王婷是遠山有窯的老顧客。今年,王婷發現這里多了個“新朋友”——一個互動觸摸屏。點開屏幕,三河村全域地圖躍然而出,每個景點都被清晰標注出來,還可以查閱游覽線路、景點介紹、歷史文化等,以及觀看5G慢直播。
據了解,這個互動觸摸屏是“三河村5G+智慧田園綜合管理平臺”的一部分,另外還包括游客手機端小程序和產業服務端。該項目是沙坪壩區2021年智慧農業“四大行動”推廣應用項目,現已完成數字孿生地圖打造、3D實景建模、管理系統搭建、農產品溯源系統搭建等,項目基本成形。目前正在進行三期建設,開發游客端小程序,預計10月上線。
“我在互動屏上看到三河村還開了一家鏡藍染,看了一會兒慢直播,覺得挺有意思的。后來還帶家人一起去體驗親手染布?!蓖蹑谜f。
“‘5G+智慧田園綜合管理平臺’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夠實現三河村農旅服務的在線化,提升游客的游覽體驗?!比哟逑嚓P負責人介紹,“我們在螢火谷、遠山有窯、鏡藍染、縉泉燒、縉泉釀5個地方定點安放了互動觸摸屏,這樣能夠實現景點間的聯通?!?
此外,該項目基于5G大數據平臺,能夠檢測區域內游客的實時情況,掌握峰值游客量、游客逗留時長、實時總人數等數據,實現管理的數據化。通過對不同維度的旅游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關聯分析,結合三河村田園農文旅業務,在人流分析與引導、景區檢測和新媒體分析等諸多方面實現智能化應用,進一步促進“吃住行游娛購”的綜合服務能力提升。
三河村生機勃勃的農旅融合發展態勢,正是沙坪壩區推動全域農旅融合,堅持以“三產”帶動“一產”理念,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的生動體現。
沙坪壩區按照“大農業觀、整產業鏈、全綠色化、多功能性、高附加值、強競爭力”的思路,以“三區”(普照寺片區、三河村片區、四楞碑片區)建設為重點,強化政府引領、導入社會資源,發動群眾全覆蓋推進“五園共治”,盤活撂荒地2200余畝,大力發展以研學為統領的賞花摘果、休閑垂釣、民宿產業等現代都市農業,實施“1369”鄉村產業振興行動計劃。
一方面盤活閑置資源資產,引入三合美術館、伴山漆等藝術產業項目;一方面積極動員業主,推動三河村縉泉燒、渡蘭居、楠之林雪、螢火谷,中梁鎮郎慢谷、太寺埡森林公園、開心農場,歌樂山街道頤麓歡歌、金剛村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回龍壩鎮金沙杏等產業基地提檔升級。目前,三河村打造基本成形、中梁—歌樂有較大提升、回龍壩市級示范村建設加速推進、鳳凰長坡社點上出彩、青木關四楞碑村蓄勢待發。
數據顯示,今年1—6月,沙坪壩區各鎮街實現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85.6萬人次,鄉村旅游綜合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30%。產業振興進一步帶動了鄉村振興,沙坪壩的鄉村正成為人們喜歡的樣子。
沙坪壩區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繼續大力培育燦若湖農耕研學、‘遠山有邀’藝術村落等農文旅融合發展品牌,加快呈現現代都市中的‘詩意田園’?!?
建設數字鄉村
城鄉居民悅享品質生活
大數據智能化不僅滋養著沙坪壩區的現代都市農業,也讓居民生活更加方便、更加有滋有味。
肖友林是回龍壩鎮回龍壩村的村民,計劃開店的他準備去窗口辦理相關審批手續時,發現設立在村便民服務中心的政務服務自助機上也能提交申報材料,于是他通過自助機提交了申請。
中梁鎮居民李麗打開手機上的短視頻APP,觀看“中梁‘詩意田園’好物”帶貨直播,“種草”了甜糯玉米、溶洞豆芽、薄霧藍莓等10余種農副產品。
沙坪壩區正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村民自己動手整治房前屋后,種花種樹,在手機端獲得積分,兌換物品,通過參與活動,提高了群眾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性。
每時每刻,智慧生活場景都在沙坪壩的鄉村上演著。無論是提升鎮村光纖網絡、無線網絡、有線電視網絡覆蓋水平,加速推進農村5G基站建設,還是將村民數據錄入網絡管理系統,抑或是推動鄉村治理積分制的在線化,沙坪壩鄉村的村民們都真切收獲了數字鄉村建設帶來的便利。
同時,在智慧的賦能下,城里人也漸漸形成了“周末到歌樂”的風潮。
七彩祥耘開心農場位于沙坪壩區中梁鎮。近年來,農場引入“共享”概念,運用物聯網系統,為城市人群打造了定制化的共享家庭菜園。
開心農場負責人魏來說:“現在有134戶家庭認領了‘共享田園’,每塊地大約60平方米,可以種植3—4種蔬菜。平時我們幫業主打理,周末的時候業主會親自來體驗施肥、采摘等?!睋榻B,在沙坪壩區政府的支持下,該公司還開發了“開心農場”APP,業主可以通過APP了解自家“田園”種植情況,還可以在系統內“交換”蔬菜。
鄉村是嵌在沙坪壩區城市中的寶貝。這里除了能體驗農耕,還是研學科普好去處?!袄玳_心農場,它是市級科普教育基地和市教委認定的‘重慶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每年接待10余萬名中小學生;普迪生態園也有很多學生去體驗采摘、寫生采風?!鄙称簤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當前,沙坪壩區正在高水平繪就中部詩意田園,內外兼修建設美麗鄉村,奮力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皵底粥l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我們將繼續執筆,描繪沙坪壩區數字鄉村建設的新畫卷,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向往?!鄙称簤螀^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鏈接>>>
餐桌上的智慧化服務
彩食鮮搭建農產品數字化供應鏈
“我們很喜歡來永輝購買蔬菜水果,不僅安全新鮮,還能買切好的食材!”鄧萍家住沙坪壩區小龍坎新街,每日都早早來到永輝超市采購食材。
重慶彩食鮮供應鏈發展有限公司是永輝一站式食材供應商,位于沙坪壩區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內。彩食鮮每天采購蔬菜、水果、肉類等生鮮農產品80噸,2021年總產值7.6億元。這么多農產品是如何快速被送到家家戶戶餐桌上的?
秘密在于彩食鮮農產品供應鏈數字化管理平臺。大數據實踐在采、存、產、配各個環節。
采購環節——通過對需求端的大數據分析和升級,推動合作基地實施訂單化種植,并推動基地實施GAP認證,全方位布局農產品“產供銷”數字化。
生產環節——運用現代化的清洗、切割、包裝等設備,實現生鮮中央工廠的集約化倉儲加工。
配送端——通過TMS運輸系統對配送車輛的運行軌跡進行監控,有力推動冷鏈物流團隊的效率提高,并共同推動彩食鮮農產品數字化供應鏈的運轉效率和準確率不斷提升。
智能系統提升監管效能
在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4個智能化系統使景區內森林防火和安全工作實現了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能。
智能監控系統——采用市場最新網絡高清紅外攝像機、網絡半球、網絡槍機、網絡球機共計125個監控攝像頭,達到了園區全覆蓋。采用球機巡航模式對重要地點定時巡檢。監控室內設置高清監控大屏,所有森林防火及安全在監控室內實現統一調度管理。
公共廣播系統——采用網絡音柱,設置在主要通道及游玩場所。廣播系統控制端設置在監控室,可通過監控室統一喊話、發布語音通知、播放音樂等。
UPS供電系統、防雷系統——保證智能化設備的安全供電以及防雷要求。
王彩艷 陳佳佳 圖片由沙坪壩區委網信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