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我市遭遇連續高溫晴熱天氣,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約五成,部分中小河流斷流,一些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用水困難。全市各地及時啟用抗旱應急水源,通過延伸管網、新建水源、車輛送水,盡力保障群眾正常生活用水。
在引水抗旱一線,廣大干部群眾不等不靠,盡量減輕旱情帶來的損失,用行動勾畫出一幅幅抗旱自救的生動畫面。
七旬老人賀心俊寫感謝信:
“一定要夸夸這些送水人”
“天災無情人有情,感謝政府感恩黨,送水下村潤民心!”8月18日傍晚,在開州區滿月鎮馬營村納涼的賀心俊老師,抑揚頓挫地念完自己送到鎮政府的感謝信,表達對鎮、村干部送水的感謝之情,“一定要夸夸這些送水人!”
今年73歲的賀心俊是開州區的退休教師,也是馬營村的老熟人。最近幾年夏天,他都會和老伴一起到海拔1500多米的馬營村避暑納涼。
賀老師今年6月中旬入住馬營村一農家樂,沒想到進入7月后,氣溫陡然上升,用水量增大,作為馬營村主要生活用水來源的山坪塘來水斷了流,村里用水告急。
沒想到,幾天后鎮和村里就派車送水。
“送水車隊是‘百家軍’?!辟R老師說,他見過滿月鎮及鄰近鄉鎮的灑水車,也有鎮里的消防車,還有拉著碩大水桶的貨車。這些車每天要在村里來回好幾趟,為每家每戶送水。
看著賀老師和老伴都年過七旬,村里組織的志愿者還主動幫他們把水桶拎上二樓。
8月初,滿月鎮建起了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村民小組和黨員包戶的“三級抗旱保水包干責任制”;同時多方調用灑水車、消防車等每天分批次送水。
蔬菜種植大戶陳登文:
從自家魚塘抽水助村民抗旱保苗
8月21日天剛亮,璧山區七塘鎮四合村的一口魚塘前,魚塘主人陳登文像往常一樣,搬出抽水機,從自家魚塘抽水幫助村民抗旱保苗。伴隨機器的轟鳴,魚塘里的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村民的菜地和果園。
看到魚塘的水流到自家菜地和果園,村民韓輝元松了一口氣。
韓輝元表示,由于持續干旱和高溫,四合村有的地塊已出現裂縫,部分山坪塘露出了塘底的淤泥,菜苗和果樹都不同程度缺水,許多蔬菜干枯,一些果樹的樹葉也開始發黃了。
“抽我家魚塘的水吧?!本驮陧n輝元一籌莫展之際,村里的蔬菜種植大戶陳登文主動站了出來。從7月27日開始,陳登文的80畝魚塘為周邊的種植大戶解了燃眉之急,四合村四、五、六組的數百畝農田得到了及時灌溉。
抽了20多天水后,魚塘里的水位下降明顯。根據天氣預報,40℃以上的高溫還將持續?!八顝?.5米降到1米,你就不擔心自家的魚塘缺水嗎?”面對記者的問題,陳登文的回答很簡單:“村民跟著我一起種菜,是對我的信任?,F在遇到困難了,我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大家一起共渡難關!”
市政環衛司機張先祿:
“飯可空了吃,水一定要盡早送上門”
8月17日下午2點30分左右,烈日炙烤大地。張先祿駕駛著送水車往江津區慈云鎮聊月村磚房組趕去。
張先祿是慈云鎮一名市政環衛司機,平時主要負責駕駛環衛灑水車清掃保潔?,F在,他成了一名送水司機,除了完成日常工作,還要為全鎮缺水農戶送水。
為了早點把水送到慈云鎮小園村缺水群眾家中,張先祿每天凌晨4點過就要起床。每次送水前,他要先了解群眾缺水情況,規劃送水路線圖,與鎮、村干部和居民組長把送水車開到離群眾的家最近的地方,讓群眾取水少走路。
“他每天都不能按時吃飯?!贝仍奇傓r業服務中心負責送水協調工作的謝勇介紹,這段時間,為了及時給群眾送水,張先祿有時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每天送完水已是深夜,回到家也只能休息4個小時左右。對此,張先祿說:“飯可空了吃,水一定要盡早送上門?!?
外賣小哥李顯平:
“愛心冰柜送清涼,太感謝了”
“我們在這里能領到免費的冰水,真的太有心了!”8月21日,外賣小哥李顯平騎行經渝中區茶亭北路社區門口時,從街邊張貼有“愛心冰柜 免費自取”的冰柜中取出一瓶礦泉水,仰頭大口喝下,“愛心冰柜送清涼,太感謝了!”
近期,重慶連晴高溫、酷熱難耐。在極端高溫天氣下,外賣小哥、快遞員、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仍然頭頂烈日、腳踏熱浪,堅守在各個崗位。為使戶外勞動者們在工作之余獲得短暫的“清涼”,渝中區石油路街道茶亭北路社區聯合轄區4家餐飲門店,共同打造了一個“愛心冰柜”,并于8月18日將其安置在茶亭北路社區門口。從這天起,“愛心冰柜”里便塞滿了解渴消暑的冷飲,免費為烈日下的戶外勞動者們送上一份“清涼”。
記者從石油路街道獲悉,除了設置“愛心冰柜”外,該街道還在龍湖重慶時代天街治安崗亭、萬科錦城廣場、總部城廣場設置了戶外勞動者“贈飲點”。同時,該街道還依托新就業群體“暖心驛站”和“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配備了藿香正氣液、風油精、清涼油等防暑藥品,增添了休息座椅,在高溫季為戶外勞動者們提供一個短暫休憩的場所。
(記者 趙偉平 彭瑜 何春陽 羅蕓 見習記者 羅婧穎 實習生 吳金鍇 唐靖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