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蔡集鎮田洼智慧農業園,一派生機盎然的豐收景象。工人們搭載軌道升降機,在一排排無土栽培立體高架中采收蔬菜。
4萬平方米的智能化玻璃溫室內,一塊弧形屏幕實時顯示園內各區域的溫度、濕度等數據?!皥@內有160多個監測點,可以實時監測并發回數據,用大數據管理作物生長?!眻@區負責人潘海燕介紹,園區采用60余項“5G+農業”新技術,種苗選育、水肥管控、產品溯源等全面實施數字化管理。
在數字技術加持下,田洼智慧農業園綜合效益達到傳統種植的50倍以上,帶動當地300余名農民就業,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斑@里工作輕松,離家也近,每月收入3000多塊錢?!碧锿荽?0多歲的村民苗詩富感慨道,“過去種地靠天吃飯,收成時好時壞,現在用上高科技,干活腳不沾泥,澆水、施肥都是智能化操作,我一個人就能管理2000平方米大棚?!?
田洼智慧農業園是宿城區運用數字技術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宿城區大力開展數字農業建設,目前已建設智慧農業基地8個,全區接入省物聯網平臺的企業43家,設施農業物聯網應用占比達25%以上。宿城區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溯源體系建設,規模生產主體實現了“帶證上網、帶碼上線、帶標上市”,全區在省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注冊的生產基地達1161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比例超過90%。
宿城區委書記陳偉介紹,以數字化賦能,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區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總體水平達到55%。為全面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區里建立農業大數據云平臺,與各大電商平臺積極合作,推動農產品“觸電上網”,去年全區電商交易額超300億元。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9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