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新入行的創業者,到擁有3個攤位、日均流水近10萬元的老板,肖一寬只用了幾個月時間。業務快速增長,一靠對市場行情的精準把握;二靠足夠的資金。這兩點,均與國內首個農民專屬的綜合社交平臺——“裕農朋友圈”息息相關。
“裕農朋友圈”由建行重慶市分行與重慶日報報業集團聯袂打造,在重報集團旗下的上游新聞App開設專區,為商戶提供信息資訊和客戶“引流”,帶動銷售并提供金融服務。
初次踏入水果批發行業,肖一寬可謂“兩眼一抹黑”?!翱吹絼e人賣啥,我就去進啥貨,沒有拳頭產品。沒有找到原產地,都是在二手販子手中拿貨,沒有成本優勢。加上沒有固定客戶,只能現場擺攤賣,貨走得很慢,水果損耗很大。賣給商超的貨有很長的到賬期,流動資金都差點斷了?!被貞浲?,他一肚子苦水。
轉機,發生在去年9月。當月2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裕農朋友圈”上線,肖一寬成為了“裕農朋友圈”的粉絲。
仔細瀏覽“裕農朋友圈”,肖一寬發現這是個神奇的世界。這里有種植技術、營養構成、保存方法等農產品基本信息,有原產地、供銷價格、流通渠道以及各地銷量變化趨勢等市場信息,還有團購、直播等新興的銷售渠道。
肖一寬如獲至寶。3個月后,基于對購銷差價和重慶本地消費偏好等市場行情的研究,他將目光鎖定在榴蓮和火龍果兩種產品上。肖一寬親赴中泰邊境和海南組織貨源,并從“裕農朋友圈”找到多名大客戶,先期鎖定交易價格,降低風險。
直接對接賣家和買家,肖一寬打通了水果批發生意的“上下游”,批量采購的水果在倉庫實現分包,再用小卡車運抵客戶商鋪,電話指揮貨來貨往,他甚至不再需要來市場現場擺攤。
隨著業務量增長,流動資金需求越來越大。要貸款,缺乏抵押物,肖一寬一時犯了難。他再次想到了“裕農朋友圈”,一個求助電話打過去,建設銀行隨即上門,肖一寬很快就獲得了100萬元貸款。原來,自己的進貨、出貨等交易記錄,已經進入數據庫,憑此,銀行就可以發放無抵押信用貸款。
建行重慶市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6月9日,他們已為包括肖一寬在內的雙福國際農貿城145戶商戶提供了普惠型貸款和個人快貸,累計投放金額達3791萬元。
事實上,上述“銀行+企業+媒體”三方合作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正在深刻地影響著傳統農貿市場的交易習慣。重慶雙福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毅透露,受“裕農朋友圈”啟發,他們正著手打造“網上雙福農貿城”,力爭在未來5年實現網上交易額400億元,與當前的線下交易規模等量齊觀。
具體做法,第一步是打造線上交易結算系統,把市場主體、商品、價格等交易信息全部搬上網,構建起一個大數據庫。第二步,雙福國際農貿城將聚集金融、物流等資源,構建線上交易生態。第三步,憑量采購,即前往農產品生產基地組織貨源甚至直接組織生產,從而進一步降低上游采購成本,提升市場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