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銅梁區水口小學勞動教室里,幾十名孩子正圍坐在一起,觀察蠶的進食、吐絲、結繭過程,并不時記錄下蠶的生長發育過程。
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觀察蠶子的生長過程。通訊員 陳剛 攝
“在‘雙減’政策環境下,我們充分利用學?,F有資源,開設了‘蠶絲之國的神奇冒險’特色勞動教育課程。希望通過勞動教育,厚植孩子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以勞動立德樹人的理念,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接班人?!彼谛W校長何勇說,在銅梁區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積極爭取到了“蠶絲之國的神奇冒險”特色勞動教育課程項目,并安排了專任教師進行全程指導。
據水口小學勞動教師李英介紹,在“蠶絲之國的神奇冒險”特色勞動教育課程中,孩子們可以了解到蠶孵化、幼蠶、吐絲、成蛹、化繭成蛾的一生,讓學生們體驗勞動的快樂,感受勞動之美,進而豐富學校的勞動教育課程內涵。
孩子們展示蠶繭成果。通訊員 陳剛 攝
據了解,在課程中,孩子們可以全程觀察蠶的一生,并近距離接觸蠶子。通過教師的講解指導,還讓孩子們了解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絲綢文化,能夠讓他們從小培養文化自信的根基。
“我雖然生長在農村,但卻從未養過蠶,更沒有看見蠶的生長過程。通過學校的養蠶勞動實踐課程,我了解了蠶的一生,更讓我了解了中國幾千年的絲綢文化,收獲非常大,也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痹撔H昙墝W生蔣昊燃說。
“水口小學依托養蠶特色勞動教育課程,開發出了‘1+3’的勞動教育特色課程,形成了一二年級洗、掃、穿,三四年級養蠶,五六年級種養殖的特色勞動課程模式,讓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得到勞動能力的培養,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讓‘雙減’政策真正在水口小學落細落實?!焙斡抡f,同時,學校還將充分依托勞動教育校外實作基地這個陣地,將學生的學習與實踐置于真實的自然、社會、生活情景中,促進教育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勞動體驗中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形成技能、發展個性,促進素質的全面提高。(通訊員 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