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統籌發展網訊(通訊員 羅明 劉道令 陳友蘭)“楊書記,我正開車往龍泉村走,來拉你們村的獨活,把貨裝起后直接拉到開縣再集中發到外地?!苯?,重慶市城口縣紀委監委機關駐明通鎮龍泉村第一書記楊爽正在開展入戶工作時接到了藥材商李某的一通電話。
放下電話后,他興高采烈地趕回了村委辦公室,拉著村支部書記徐術、村集體經濟組織理事長徐江商量,就近組織了5名群眾到烘干房一起打包,準備裝車。
打包、裝車獨活。 通訊員 劉道令 攝
據了解,李某是明中鄉中藥材種植大戶,不但自己種植,還收購周邊鄉鎮的中藥材,有固定銷路,效益很好。2021年,明通鎮龍泉村集體經濟組織結合本村地理條件,嘗試發展獨活,因種植面積小,藥材量不大,銷售成了問題,后經多方打聽才聯系上李某,談妥了獨活銷售事宜。
在打包、裝車過程中,李某與龍泉村群眾討論了獨活的種植、烘干、銷售、市場價格等。李某現場算了一筆賬,他說:“每畝地大約可產獨活(干貨)600斤,按照市場價4至5元/斤算,每畝地就可收入2400至3000元,比種包谷、洋芋強多了?!?
據該村支部書記介紹,龍泉村海拔、氣候都適合種中藥材,但一開始不知道種什么品種,第一年試種獨活的收益還不錯,目前,龍泉村已將獨活種植納入產業發展規劃,預計明年發展種植獨活100畝。
下一步,龍泉村將成立中藥材產銷專業合作社,推行“市場主體+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引導群眾利用坡耕地及荒山大力發展獨活產業,將昔日的貧瘠土地變為群眾致富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