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23-61520695 舉報電話:023-61520697

“兩會”兩江評|把“飯碗”越端越穩 中國有底氣

2022-03-08 08:58:38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全國兩會正在進行,農業、糧食問題成為兩會熱點話題。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倉廩實、天下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諸多俗諺古訓,早已將糧食的重要性躍然紙上。悠悠萬事,以食為大,從解決新中國成立之初4億人的吃飯問題,到今天的14億人吃得好,中國的糧食生產從未松勁,農業發展從未停歇。但中國人口眾多,對糧食的需求也水漲船高,盡管中國已經做到了主要糧食產量世界第一,仍然需要大量儲備糧食,保障好糧食安全,穩住耕地面積紅線。

大足區拾萬鎮長虹村水稻豐收。大足區拾萬鎮供圖

民安,重在糧安。糧食安全是經濟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基礎?!氨仨毎汛_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這三個“把”,所對應的關鍵詞是:糧食供給,糧食安全,優質糧食工程等。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正如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首場“部長通道”上表示:“不管國際形勢怎么變,我們有能力保證14億中國人民每天到點開飯,不餓肚子,而且飯碗能夠越端越穩,也吃得越來越好?!币獌灮季?,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保證糧食年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多措并舉“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在全球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糧食安全更是一個國家能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任何時候,自家的“米袋子”都不能指望全部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提出,要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穩定糧食期的播種面積,促進大豆和油料增產,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給種糧農民再次發放農資補貼,堅決守住18萬億畝耕地紅線,興建1億畝高標準農田,保障化肥等農資供應和價格穩定……一系列具體細致的頂層設計規劃,將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實落細。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適應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多渠道保障農產品供應,可以使14億中國人不僅吃飽還要吃好吃美。

保障糧食安全既看得到目標,也正在見行動。今年重慶市璧山區正在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推動農業標準化,建設高標準農田6萬畝,高質量打造城鄉融合新范例。高標準基本農田是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能有效增強農業在氣象災害防控方面的抗風險能力,可以讓農業不再靠天吃飯,也能保障種糧農民的合理收益。此外,重慶還在不斷推動糧食作物內部結構向特色高效方向優化,調減低效糧食作物,大力發展優質稻、糯玉米、鮮食和加工薯類、雜糧雜豆、“雙低”油菜等特色糧油。積極探索種業創新,探索儲糧新技術,增強檢驗監測能力,強化從田間到餐桌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體系等。

端穩中國碗,吃飽中國飯,中國人人受益,也人人有責。就每一個百姓而言,我們要謹記“粒粒皆辛苦”,踐行光盤行動,例行節約不浪費。只有農民多種多收和市民節約雙向努力,既開源又節流,才能讓中國的“米袋子”保量又保質,讓中國人民吃飽又吃好。

作者:楊光志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亚洲美色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