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的預期目標,強調“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著力穩市場主體保就業”“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根據人社部數據,2021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目標任務。面對今年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突出的情況,外出務工人員如何找到合適的崗位,大學生靈活就業怎么解決后顧之憂,脫貧地區的群眾如何在家門口創收?更多暖心保障,給出了答案。
個性定制、智能自助,大數據整合實現人崗精準對接
“來太倉找工作真方便,有手機就行……”過完年,來自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的鄒武和老鄉一起到江蘇省太倉市務工。原本,他對節后找到工作這件事不是太樂觀,想著快的話也要一個月,沒想到不到一周就被正式錄用了。
最近,有不少秦州老鄉來向鄒武“取經”,鄒武給大伙看了自己微信里的“樂就太倉”就業小程序:“我在這里看到太倉高新技術產業園內有企業在招收叉車工,試著將簡歷發了過去。參加完‘網上’面試,一天后,就接到通知,讓我去體檢?!?
鄒武所用的小程序是太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發的數字化就業服務“樂就太倉”產品中的一部分。江蘇省太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嚴楓介紹,小程序去年2月上線,通過“大數據”將全市公共人力資源市場系統所有數據資源分類整合,并開發個性定制、智能自助、線上預約等功能,以地圖集成式招聘模式把招聘信息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出來,供求職者選擇,避免了傳統招聘網站存在的職位過期仍被發布、空掛崗位不招人或招聘信息與實際崗位不相符等現象,實現了招聘與求職的精準對接。
記者打開“樂就太倉”小程序,定位太倉市柳州路38號,地圖上便顯示出周邊1千米內的企業和崗位,下拉菜單里,還可以篩選學歷、薪資等條件。應聘者按照操作流程,編制發送個人求職信息后,企業會第一時間收到提示,對于符合用工需求的,可發起遠程面試。嚴楓表示,作為國家人社部“全國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現代化建設工作聯系點”,太倉市人社部門為了方便疫情期間的就業需求,對就業服務網上平臺進行了數字賦能,構建起智慧就業“樂就太倉”服務平臺,促進人力資源精準高效配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1500家企業通過該平臺發布有效崗位超3.9萬個,近2.5萬名求職者實現了自助求職。
《“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加快推動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數字化轉型。當大數據技術運用在就業服務中,人崗匹配變得簡單快速。在北京市大興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大興就業平臺”發布崗位和求職簡歷后,系統會在24小時內對用人單位的崗位要求與勞動者的求職意向、學歷技能等進行智能匹配、推薦合適的勞動者求職簡歷信息和企業招聘崗位信息。系統定期開展大數據分析,及時了解區域人力資源動態變化,為人社部門制定就業政策、調整就業服務措施提供可靠數據支持。
五險一金、創業紅包,靈活就業人員少了后顧之憂
浙江省嘉善縣嘉善駿通快遞有限公司的員工老史最近收到了縣人力社保局通知他參加工傷鑒定的短信。年前,老史在公司搬運快遞時,不小心被傳送帶“推”了一把,導致左腿輕微骨折。事故發生后,公司按照縣里的最新政策幫老史向縣人力社保局提出了工傷認定申請。得益于每個月按時繳納的工傷保險,一旦工傷等級確定后,老史在此次事故中產生的部分醫藥費將按照與縣內其他企業一樣的待遇標準及時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此前,同為快遞員的產師傅在卸貨時不小心腳部骨折,通過工傷保險,最終拿到3萬多元的理賠款。
快遞員屬于新就業形態的靈活就業者,近年來,這部分就業群體人數增加迅速,但由于勞動合同等原因,該群體的社會保障缺失。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作為電商物流大省,今年年初,浙江省放開了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登錄浙江省政務服務APP,即可進行“社保繳費辦理”。安徽人張鵬在寧波市奉化區當建筑工人,不久前,他在手機上無意間看到外地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寧波參加社保,便抱著試試的心態,來到奉化社保中心咨詢。幾天后,就成功在奉化區就業管理服務中心成功辦理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目前寧波市新業態用工總量超過全市就業登記人員數量的10%,成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寧波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僅是養老保險,持寧波市居住證滿1年、未在異地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還可按規定參加寧波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甚至為隨遷子女參保。
靈活就業也成為越來越多高校畢業生的選擇,集中體現為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背景下的自主創業。面對大學生創業初期資金緊張情況,浙江省今年發出創業“紅包”,并為創業失敗的大學生代償部分貸款。在浙江省湖州市就業管理服務中心,大學生創業者李云霞今年計劃申請50萬元的擔保貸款?!敖衲陝傔^兩個月,全市大學生創業者已申請了40多筆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金額超過1350萬元?!焙菔芯蜆I管理服務中心創業指導科科長胡竟說。
結對幫扶、優勢互補,東西勞務協作進一步深化
2022年,福建省東西勞務協作的首場招聘會來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彌渡等縣。參加這次招聘會的除了福州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員,還有11家企業,福建駿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福建駿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電子設備制造企業。去年3月,公司第一次來到云南進行現場招聘。如今,公司的云南員工已有80多人。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廟街鎮村民畢成功去年5月通過現場招聘來到福州,因為工作表現出色,他半年后便被提拔為包裝沖壓箱組的組長,一個月收入由剛來時的5000多元漲到了8000多元。
大理“缺崗”、福州“缺工”,東西結對招聘,把最優崗位和招聘政策送到群眾家門口,實現優勢互補。東西勞務協作項目幫助許多西部省份解決了就業難題。
去年剛剛畢業的孔小維是貴州省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畢業生,去年6月的畢業季,他通過莞銅東西部協作校園招聘會很快找到了工作,與東莞三星視界有限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之所以這么順利,源于兩地之間存在的校校、校企合作機制。
貴州省勞務協作的結對對象是廣東省,除了校企合作,兩省還通過開展東西部協作共建幫扶車間,鼓勵廣東在黔企業、在建項目吸納貴州脫貧人口、易地搬遷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通過協作實施“粵菜師傅”等培訓,提升外出務工勞動力技能水平。
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居民楊麗俊與姐姐在2020年合伙經營了一家農家餐館,由于技術欠缺,生意一直不太好。去年,聽說當地政府與東莞聯合開展免費粵菜師傅培訓班,就報了名。通過學習,楊麗俊不光掌握了傳統黔菜的制作,還學會了粵菜的烹飪,并通過考試拿到了中式烹調師等級證書。楊麗俊說:“現在生意越來越好,回頭客也多起來了?!辟F州省人社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省已有超過4700人參加了“粵菜師傅”技能培訓。
2021年,貴州省通過東西部勞務協作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26.22萬人,其中脫貧人口轉移到廣東省就業4.95萬人。根據《粵黔勞務協作框架協議》,“十四五”時期,貴州省全省將會有8個受援市(州)和66個受援縣(區)人社部門分別與廣東協作地區簽訂勞務協作協議,進一步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