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貴陽2月11日電(龍章榆)2月11日,記者從貴州全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上獲悉,近年來,貴州省思南縣采取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等原則,把家庭牧場作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和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2021年未,全縣累計發展家庭牧場343個,家庭牧場場均年收入18.6萬元,人均收入4.85萬元。
據了解,在實踐探索過程中,思南縣通過加大政策扶持、推進金融創新、加強示范帶動等措施,推進家庭牧場發展。
在政策扶持方面,思南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鼓勵扶持家庭牧場發展的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人才、資金、金融、保險、稅收、技術等支持措施,統籌抓好組織發動、政策宣傳、任務落實、配套服務等工作。2021年縣級財政投入6859萬元用于家庭牧場創建、品種改良、疫病防控、貸款貼息、政策性保險、農機購置補貼和場主培訓等。對獲得市級以上示范家庭牧場認定的給予2萬元一次性獎勵和承擔20%保費,有力激活了群眾發展家庭牧場的活力。
為破解家庭牧場貸款難、融資難問題,思南推行“政府推動、部門服務、龍頭引領、農戶主體、保險增信、銀行放貸”的“六方合作”金融信貸模式,推出多渠道、多形式、操作性強的養牛貸款產品,積極打造“養殖戶申請→政府據實推薦→銀行盡調放款→公司提供牛源→保險公司風險緩釋→鎮村兩級貸后監管”的“專戶專賬、協同監管、封閉運行、滾動發展”的供應鏈金融新模式。同時,積極協調金融部門加大“黔豬貸、貴禽貸”等專項貸支持力度。2021年,累計撬動銀行貸款4.51億元投入畜牧產業發展,為1238個家庭牧場(農戶)解決了產業發展資金,全縣新增家庭牧場93個。
思南還以溫氏集團、貴州黃牛集團、澳和牧業等龍頭企業為引領,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村集體+能人(大戶)+脫貧戶”等組織方式,建立完善“保底價收購+售后利潤返還,保底分紅+效益分紅”等聯農帶農收益分配機制,由龍頭企業為家庭牧場解決種源、飼料、技術、市場等難題,進一步增強牧場發展信心和動力。
另外,思南還注重加強指導服務,提升家庭牧場的發展能力。為指導家庭牧場做好“科學選址、品種引進、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糞污處理、安全生產”等工作,全縣組建了28支“三農”專家服務團(83人),成立了27個動物防疫合作社,建成了30個人工授精點,建立“劃區包片、定點聯系、上門服務”的工作機制,為牧場解決“養、管、病、育”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
據統計,2021年思南協調解決養殖場建設用地6萬多平方米,免費安裝供電供水設施設備56套;為100個肉牛家庭牧場實施思南黃牛品種改良和提純復壯。全縣生豬家庭牧場良種率達100%,強制免疫應免密度達100%,糞污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
在貴州全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上,思南縣明確提出:下一步,將圍繞“良種繁育、標準養殖、科學防疫、綠色環保、產品安全、金融保險”六個重點,全力推進家庭牧場建設,力爭“十四五”期末全縣家庭牧場達到800個,場均年收入達到5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助推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