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23-61520695 舉報電話:023-61520697

代表好聲音 | 黃長秋:重慶江津“億元村”這樣煉成

2022-01-17 09:43:24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編者按:

2022年重慶兩會于1月16日至21日召開,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過去一年來,市人大代表們凝心聚力,交出履職為民精彩答卷。兩會期間,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代表好聲音》系列報道,一起來聽。

黃長秋帶來李家村的晚熟柑橘。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連肖 攝

長江蜿蜒穿過重慶江津區,江畔的李家村,是遠近聞名的“億元村”。

左手一籃柑橘、右手一筐蘑菇……在重慶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江津區石門鎮李家村村委會主任黃長秋的行李尤為顯眼。他見到記者,第一件事就是“帶貨”:“這是我們村的晚熟柑橘清見,清明節前后上市;這是我們村民養殖的蘑菇?!?

去年底,國家農業農村部公布一批“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李家村便位列其中。

黃長秋打開手機屏幕,梳理起李家村的“家底”——村民們靠山吃山,共種植晚熟柑橘5000畝、優質糧油作物3000畝、花卉苗木670畝、花椒3000余畝;村民們還靠水吃水,發展水產養殖2000余畝,基圍蝦等品種供不應求;投產一年多的食用菌基地,每天源源不斷地向城里的“菜籃子”輸送著新鮮蘑菇;村民們還辦起農家樂,舉辦晚熟柑橘采果節、農民運動會、中秋節打糍粑比賽等節會活動,吸引游客來李家村“打卡”。

一個小村莊,緣何被經營得如此紅火?

黃長秋認為,這離不開“三變”改革。2018年,李家村被列為重慶市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肩負起探索農村治理結構改革,破解集體經濟發展瓶頸,為全市鄉村振興探路的重任。此后,村集體開始探索建立起以發展晚熟柑橘、特色鄉村旅游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模式,助力農業做大做強、農民增收致富。

“農民的兜里有錢了還不夠,精神上也要富足才行?!秉S長秋說,李家村祖祖輩輩流傳的民間故事,一直在教育子孫要懂得孝順和感恩,村集體據此發展了200多畝桃樹、李樹,取名為“投桃報李園”,這不僅響應了退耕還林政策,更是將“孝順感恩”的文化根植在村民們的心里。

“隨著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理念的推進,李家村的水更清了,天更藍了?!秉S長秋稱,未來的李家村將繼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發展鄉村旅游和富硒綠色高效農業。村里計劃引進柑橘深加工企業,打造柑橘加工產業鏈,讓村民的錢包更鼓;還計劃繼續提升村里的人居環境,讓村民們的幸福感再上新臺階。

此次參加兩會,他帶來的兩份建議均與農村發展密切相關,一個涉及農村飲用水基礎設施建設,一個則是推進老場鎮“蜘蛛網”線路改造工作。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連肖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亚洲美色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