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區隆興鎮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著力推進成渝地區合作共建油橄欖科技基地,持續推進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范鎮建設,聚力“五大振興”,匠心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2021年,隆興鎮獲評“重慶市衛生鎮”“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天佑村獲評“重慶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合川區先進黨組織”,安樂村獲評“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村”,安樂村和廣福村獲評“重慶市第三批美麗宜居鄉村”。
隆興萬畝油橄欖基地
產業振興 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
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培育發展各類市場主體832家,其中規上企業5家、限上個體9家、合作社34家。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36家,認證無公害、綠色農產品9個。招商引資累計達16.3億元,利用內資4.5億元。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現代農業格局初步形成。持續科學管護油橄欖3萬畝,完成5000余株橄欖樹高接換優。發展黃精特色種植600余畝。引進現代化生豬養殖場21處,投資2.5億元的全市首家樓房式養豬場暨歐盟標準7500頭種豬場竣工,生豬產業列入第三批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目錄。1.5萬羽蛋雞廠投產, 3萬羽蛋雞廠、年出欄400頭養牛場正在修建。建成黃精、雪梨、脆紅李、果桑、花卉苗木、有機水稻等特色種植園5000余畝,投資9000萬元的有機肥項目全面竣工。
豐收的油橄欖讓村民喜笑顏開
人才振興 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狠抓干部隊伍建設——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分類組織鎮、村、社干部專題培訓,開展“干部素質提升大講堂”“我為隆興獻一策”等活動,推動干部思想統一、政令暢通、執行有力。
發揮黨員模范作用——完善黨員“在家、外出、行動不便”三本臺賬,規范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黨員在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環境整治等各方面展現擔當。黨員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三清一改治六亂”。
鞏固農村中堅力量——發放扶持創業擔保貸款100余萬元。組織新型經營主體50余人次參加區級稻魚共養、水果栽培等農業技術等培訓。舉辦油橄欖管護、火鍋底料加工、短視頻拍攝、電商帶貨等技能培訓班4期,2021年電商銷售額達700萬元。培育申報區級農村致富帶頭人6人。
隆興鎮安樂村土地宜機化整治示范項目
文化振興 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文體工程快速推進——建成倒碑村、天佑村、佛珠村、龍井社區等11個群眾健身廣場和2個五人制足球場,投資550余萬元的鎮全民健身中心正在報批,群眾健身文體活動面積達2萬余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150余套。
鄉風文明持續深化——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百姓茶館、民主議事廳等場地為依托,定期講解移風易俗政策規定。建立“鄉風文明模范隊伍”,充實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自治組織。邀請群眾參與鎮人大代表視察,列席鎮黨代會、人代會、發展座談會等,構建“紅細胞·微治理”共建共享機制。2021年,玉河村村民、上甘嶺戰斗英雄——蔣誠被評為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
文娛生活更加豐富——以慶祝建黨百年為主題,組織各類文藝演出30余場次。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晚會,通過“大美隆興、特色發展”建黨100周年成就攝影大賽及攝影展,全景呈現隆興發展的喜人景象。
隆興鎮玉河店人居示范點
生態振興 塑造美麗鄉村新面貌
污染防治有力——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持續提升,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龍井溝等水環境質量提升至Ⅱ類。設置廢舊農膜回收站點11個,已建成的養殖場環保設施設備配套率達100%。
人居環境宜人——栽植木春菊、紅葉石楠、麥冬等植物30000余株,新栽植紅葉李8000余株,打造鄉村景觀道10余公里。投入集體資金300余萬元,安裝村社級路燈2200余盞。對重點院落改造房屋立面,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8%。打造玉河店、圓覺寺等18個人居環境示范點。
組織振興 開創鄉村發展新局面
配強“帶頭人”——13個村(社區)全面實現黨組織書記、主任“一肩挑”,換屆后“兩委”干部隊伍平均年齡從45.9歲下降為40.8歲,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37.6%,提高4.3個百分點,實現年齡學歷“一降一升”。公開選拔本土人才11名,充實人才資源庫。
打造“主陣地”——整合各級各類資金700余萬元,建成倒碑村、天佑村、佛珠村、龍井社區4個黨群服務中心,廣福村正在建設中。隆興鎮成功創建全區農村和城市基層黨建“整鎮推進、整區提升”示范鎮,倒碑村、天佑村、龍井社區成功創建示范村(社區)。
壯大“啟動金”——整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30余套,投資300余萬元建成農事服務中心,開展宜機化整治2700畝種植農作物。2021年各村通過發展產業、經營農資、出租農機、代耕代種等方式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400余萬元。
(文/圖 合川區隆興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