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柱村位于合川區錢塘鎮,下轄9個社,常住人口2221人,附近有重慶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金子沱革命烈士紀念園等紅色基地。錢塘鎮堅持黨建領航,努力將大柱村打造成為全區、全市的“鄉村振興示范樣板”,“三路并進”探索新村振興新路徑,創新鄉村治理、打造支柱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優化農村環境、純化鄉風文明,推動大柱村從昔日的“臟窮亂”變身今日的“綠富美”,被評為重慶市鄉村振興示范村、重慶市首批美麗宜居鄉村、合川區基層黨建示范村。
▲ 錢塘鎮大柱村長五間院子
“振興之路”有盼頭
構建黨建帶動+社會聯動的治理“新模式”
筑牢基層“橋頭堡”——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6名專職干部均為大專及以上學歷,平均年齡36.8歲。區里派駐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壯大班子隊伍。推進陣地建設標準化,新建村黨群服務中心987平方米,設置標準化便民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心理輔導室等功能室。
建好黨群“先鋒崗”——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推行支部—小組—院落(網格)三級黨建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員、新鄉賢等自治領頭人在帶動發展、服務群眾、政策宣講、農村環境、平安穩定、鄉風文明中的組織帶頭作用。
爭當村事“主人翁”——成立民主協商議事會308個,形成村民公約,實現私事自己辦、共事協商辦、公事政府辦。推舉老黨員、全國勞模李忠良為自治帶頭人,圍繞和煦之人、和睦之家、和諧之鄰、和美之院打造“和自治”品牌,開展院落協商治理,全村民主協商參與率從原來的40%上升到了92%。
▲ 志愿者在錢塘鎮大柱村農家書屋開展理論微宣講
“振興之路”有干頭
呈現產業驅動+資源互動的發展“新氣象”
智慧農業安裝“發動機”——將寬皮柑橘作為主導產業,打造1500畝宜機化柑橘果園,輻射帶動周邊龍殿、郭堰等5個村及周邊四川武勝鄉村形成萬畝柑橘產業示范園區。采取“政府引導+企業實施”模式,使用市農委扶持資金124萬元,撬動社會資本1029萬元,建成200畝智慧果園。
資源循環打造“融合器”——依托柑橘產業,結合生豬養殖項目和沼氣發電項目,形成“豬+沼+果+電”生態循環產業發展模式。挖掘“金子沱紅色文化、柑橘歷史文化”,推動“農旅+文旅+康養”優勢互補持續發展,打造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康養度假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村集體每年可增收2~3萬元、村民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
造血功能鋪就“致富路”——通過產業帶動、集體反哺、技術輸入,全村23戶74人實現穩定脫貧。開展農業技術培訓5期,在脫貧戶中培養農機操作手、農機維修手、柑橘種植、辣椒種植技術人才等新型產業農民5人。創新推進三變改革,采取“集體+公司+農戶”的模式,成立錢小果柑橘種植合作社,目前已實現分紅17.63萬元。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4000元。
▲ 錢塘鎮大柱村富龍溝院子
“振興之路”有看頭
描繪文明推動+生態律動的鄉村“新風貌”
傳遞時代風尚“最強音”——整合資源打造“紅色大柱·農香家園”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著眼“紅色大柱”頭部項目,謀劃打造“重慶紅色修身第一村”。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800萬元,專項用于金子沱革命烈士紀念園設施改造。實施“金子沱講師”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項目,開展微宣講活動48場次。打造書卷香、心靈香、田園香、庭院香、人文香“農香家園”。推進學習強國數字農家書屋重慶試點工作。推進社會心理服務試點,打造“幸福加油站”、青少年之家、調解室、心情加油站、知心龍門陣。
構筑生態環境“防護網”——實施改廁976戶,全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0%以上。建成人工濕地污水處理設施,實施總投資700萬的大柱村蘇家壩河應急整治工程和河庫綜合整治項目一期、二期項目建設,啟動三期工程建設。
描繪美麗鄉村“風景線”——完成舊房提升71棟,完成長五間院落近7000平米環境整治;完成農村“四旁”植樹53畝;完成3.5公里公路白改黑改造工程。打造“大柱新村”文化廣場、“長五間”文化院落、富龍溝院子示范點,設置農耕文化風格墻畫。發動富龍溝院子村成功人士、村民捐款11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79盞、墻燈10盞、健身器材11組,呈現出“和美富龍溝·如蘭庭院香”的鄉村美景。
(文/圖?合川區錢塘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