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軍,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科技管理處副處長,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受命擔任榮昌區吳家鎮代興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
2019年,代興村屬于典型的“空殼村”,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和小孩,產業發展空白、基礎設施薄弱、黨組織趨于渙散……
如何從根源上振興代興村?經過反復商量,最終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決定,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突破口,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同時通過利益聯結機制,促進集體增收、村民致富、貧困戶脫貧。
代興村歷來就有養殖土雞的傳統,不過過去大都是養來自己吃,銷往市場的較少。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安全、營養、綠色食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土雞將越來越受市場青睞。在思考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時,代興村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將產業發展聚焦到傳統的土雞養殖。
李大軍依托所在單位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的技術、資金和人才支持,積極展開當地吳家原種土雞的保護和擴繁;并成立山咔咔養殖專業合作社,建設中心示范場,引進市畜科院培育多年的武隆土雞,發展生態優質土雞,探索商業化運作,打造“海棠林下”土雞品牌。
為了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增收,合作社采取“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服務、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方式規范村民的土雞養殖。村民可以優惠價享受合作社發放的優質雞苗、免費技術培訓和產品助銷。通過養殖土雞,不少村民增收近萬元。
不僅如此,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還依托榮昌區的養豬產業集群優勢和三變改革,成立養金珠養豬專業合作社,組織貧困戶利用小額扶貧貸款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建設現代化的豬場,并將豬場整體租賃給引進的代興畜牧養殖公司,貧困戶每年可享受入股資金的7.5%的保底分紅(現已實現分紅2年);成立紅沙土地流轉服務合作社,將全村閑置的土地、荒山收集整理、掛網招商,盤活土地資源。目前,代興村已成功引進兩家大型養殖企業、兩家中型溫氏代養場和兩家蔬菜種植業主,惠及農戶平均每年增加土地流轉收益2000元以上。
如今,代興村已形成“一片地”、“一頭豬”、“一只雞”、“一棵菜”的產業發展格局,借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發展機遇,地處榮昌北部的代興村,正從過去的空殼村逐步變成經濟發展的優勢村、中心村,曾經蕭條的代興村正逐步變得充滿活力。
原本駐村第一書記任期已經結束,但由于村民們反復挽留,主動跟鎮領導請求,加上李大軍實在放心不下代興村,他將再次以市級科技特派員的身份回到代興村,指導代興村山咔咔合作社的產業發展,再一次回到他深愛的熱土上,奉獻智慧和心力。
總策劃:賴義羨
總監制:孫淑培
監制:劉輝
編導:黃冠宇
剪輯:蹇佳伶
記者:陳泰湧 李文萍 鐘必攀
資料:張程
配音:受訪者本人
城鄉統籌發展網 出品
特別鳴謝與短片支持:重慶市畜牧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