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22日發布。根據文件內容,未來15年將通過6大方面共24項措施推進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計劃到2035年,脫貧地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農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文件明確,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設立5年過渡期,做好過渡期內領導體制、工作體系、發展規劃、政策舉措、考核機制等有效銜接。
文件強調,要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包括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等。從就業需要、產業發展和后續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完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后續扶持政策體系,持續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
支持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成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點,包括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完善全產業鏈支持措施,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電商、批發市場與區域特色產業精準對接等。通過搭建用工信息平臺、培育區域勞務品牌,以及以工代賑等方式,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我國探索了鄉村治理的成功方式和有效途徑,形成了一套體制機制,這些都可以在今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記者 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