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統籌發展網2月22日訊(通記員 龔向貴任大權)近日,筆者獲悉,武隆區白云鄉引導果農,采取“農戶+財政+保險”的模式,對農戶提供果樹受災損失保險服務,提高果樹產業抗災能力。
據了解,近幾年該鄉發展特色林果6000余畝,初步形成“脆紅李、車厘子、愛媛38號”特色林果幾大產業發展格局,是群眾收入的支柱來源。雖然有了科學的管護,但也難免會受凍害、冰雹、洪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從而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失。為了解決果農的后顧之憂,如何降低風險保障果農利益促進果業健康發展,政府引導果農投保,維護生產穩定和收入預期,保障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時,承保機構也將做好服務,細化理賠標準和流程,保障種植戶的經濟利益,助推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脆紅李作為我社的主導產業,去年每戶平均收入4000元以上,增加了農戶的收入,但也難免會因自然災害影響,從而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失。為了讓自己的收益更加保險,果農們都紛紛為自家的果樹買起了保險”。紅云村堰塘保社長陳明說。
該鄉負責人告訴筆者,每畝果樹保費60元,農戶只繳18元,財政投入40元,投保后,果樹因遭受凍害、暴雨、冰雹等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病蟲鼠害而受到損害導致減產時,保險公司將對減產部分予以賠償。
▲ 農技人員在查看果樹管理。任大權攝
▲ 果農參加果樹保險。任大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