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23-61520695 舉報電話:023-61520697

銅梁:綠道串起幸福路,鄉村里氣象新

2019-06-04 16:11:48  來源:中新網重慶

中新網重慶新聞6月3日電(通訊員 趙武強) 6月2日上午,在重慶銅梁區巴川街道西郊的玉皇村,沿綠道公路兩側的農家房屋正在進行立面改造。

銅梁西郊綠道全長50多公里,是銅梁鄉村振興的大手筆。去年以來,綠道沿途的鎮村,展開了圍繞村莊清潔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

圖為 當地部門在規劃綠道區內產業發展。 趙武強攝

玉皇村地處綠道圈核心區。行進在穿村而過的綠道公路上,兩邊農戶庭院干凈整潔,柴草物件堆碼整齊,家禽實行了圈養,不少農戶的房前屋后種上了花草。

在11社,農戶黎龍芳的鮮花步道格外引人注目。這段她家連接綠道長10多米的步道兩邊,撒播的格?;?、木春菊行成花帶,與綠道蔥蘢的花草相映成趣。

而在12社農戶鄧時民的綠道邊上的小院里,院外竹樹蔥蘢,院內七八種盆花花開正艷。

“在我們玉皇村3公路的綠道兩邊的150多戶農戶,都隨綠道建設自發展開了農家人居環境整治,有的農戶還在院前栽種了竹樹,放置了盆景,把環境裝扮得更加美麗?!贝逯匦×终f,下個月,村里就將開展最美庭院、最美農家的評選,獲得先進的村里將獎勵生活用品。

“現在,政府在門前修好了彩色路,路邊種上了美人梅、觀賞桃、三角梅、紫薇等樹草,環境變美了!”村民黎龍芳高興地說,我們也不能閑著,大伙都動七手來,自覺投入到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中去。

在玉皇村便民服務中心辦公室,記者看到農戶與村里簽訂的農戶與庭院環境整治提升的承諾書和村環境整治積分管理制度,上面清楚地規定農戶要做的具體事宜以及獲獎的標準。

“社里開院壩會,組織大家學習,每家每戶都簽了承諾書。各家各戶都按要求去做,都想把獎牌和獎品抱回來?!崩椠埛颊f。

圖為 綠道公路一景。 趙武強攝

玉皇村地處綠道經濟圈核心區,村里有11家農業企業,全村有200多留守村民常年在企業務工,加上100多名短期務工的村民,全村村民年創務工收入在500萬元左右。

收入有了保障,村民們十分生態注重生活環境的打造,干部、群眾群眾齊動手,在綠道沿線栽種景觀花樹,沿途農戶也不甘落后,在房前屋后栽種果樹和叢生月季、野菊花、旱金蓮等多年生開花植物,把自家院落裝扮得花枝招展。

正在修整院壩的王汝元是一位在外干了40多年的老石匠?!拔覀兿仍谵r村建了房,后又在城里買了房,原打算不回老家住了?!蓖跞暝f,修建綠道前,老家的環境感覺荒涼破敗,沒有多少生氣,所以到城里買房?,F在環境變得這么好了,我們舍不得離開了?!蓖跞暝硎?,這次先把屋前的爛壩子平整好,接下來還要修花臺、種花草,再把房屋內外裝飾一下,今后還是回老家住了。

在成王果業苗木基地內,蜿蜒通過果苗基地的綠道兩邊花樹相伴,還建起了多處景點。業主陳貴虎說,綠道建設把環境變得既生態又美麗,來購買果苗的客戶贊不絕口,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形象,這給我們今后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增添了信心。

在玉皇村,一座新的村便民服務中心正在抓緊建設之中。村干部介紹說,新建的便民服務中心不但功能更完善,而且還設計了文化景觀。

西郊綠道的建設讓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現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也成了組織群眾、教育群眾的過程,群眾積極參與,自己動手、美化家園,呈現出了人人動手、人人出力、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

“今年春節以來,城里的市民到西郊綠道環線步行、騎車健身、休閑、觀光的不少呢,特別是早晚人更多?!卑匦×终f。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亚洲美色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