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一過,各地外出務工者陸續出門。然而,記者在銅梁區高樓、福果、大廟等多個鄉鎮走訪時發現,原本應該“打擁堂”的農村客運汽車站卻顯得有些冷清。一位客運汽車駕駛員表示,和前兩年相比,節后的這兩天客運量幾乎少了1/3。
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近段時間銅梁區的各類招聘會上,人潮涌動,招聘企業往往都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員工;廣大農村,一個個創業者不停奔走,購買生產資料,為新一年生產做準備。
銅梁區一負責人表示,這兩年來,銅梁聚焦返鄉就業創業者最關心的問題,做好“繡花功”,讓返鄉的老鄉就業有門路、創業有支撐,使越來越多的老鄉留在了老家。如今,“群雁歸巢”已成為銅梁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過程中一道靚麗風景。
提前摸排對接,返鄉就業者對門又對路
往年,為了讓外出務工者回鄉就業,銅梁區想了不少辦法,除了大力宣傳,還將崗位信息發送到了村社的公共LED屏和村民手機上,讓返鄉者能對口進行選擇。
然而想法是好,效果卻有限。當地干部在調研時就發現,雖然返鄉者知道了相關崗位信息,但由于對企業發展前景,以及諸如車間、宿舍、食堂等環境不了解,不少人仍慣性地選擇外出務工。
“所以,今年我們從細處著手,提前進行了摸排對接?!便~梁區就業局副局長袁飛說,從去年12月起,銅梁區就動員各鄉鎮村社通過電話、崗位宣傳冊、務工者親屬等,向返鄉者宣傳銅梁及各企業發展前景,宣傳就業創業優惠政策,還出臺新政,擬拿出上千萬元,對返鄉穩定就業半年以上的員工及相關企業、勞務經紀人等進行補助。
同時,算好親情賬、經濟賬,組織返鄉者前往企業實地參觀,了解工作環境,提前做好企業用工意向和返鄉者求職意向的雙向溝通對接工作,讓返鄉就業者就業對門又對路、心里有底,愿意留在家鄉。
2月12日上午,在銅梁城區明月廣場舉行的“把老鄉留在老家”大型專場招聘會上,就有多個鄉鎮的返鄉者“組團”前來參會。銅梁區高樓鎮專門租用了兩輛大巴車,將68名有返鄉就業意向的村民集中送來應聘,由于提前溝通對接到位,68人中現場簽訂協議的有近1/3。
“能回到家鄉就業,我也挺高興?!苯衲?3歲的孫露蘭是高樓鎮龍源社區村民,一直以來,她都在廣東一家汽車配件廠從事座椅布套縫制工作。這次回來過年,在村社干部的對接下,她知道了銅梁紅蜻蜓鞋廠縫紉崗位招工信息,又實地參觀了工廠,對工作環境很是滿意,“計件工資差距不大,又能照顧家人,我當然愿意留在家鄉?!?/P>
據統計,在近段時間銅梁區的各類招聘會上,共有近5000名返鄉者簽訂了意向性就業協議,較往年大幅增加,銅梁人才回流趨勢愈加明顯。
全程多方扶助,返鄉創業者干事創業信心足
在銅梁區大廟鎮蓮勝村,33歲的彭材鑫頗有名氣,這不僅因為他是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更因為他在一家外地農業企業任職多年,學得了一手過硬的蔬菜種植技術,是公司技術管理人員。每逢過年過節,知道彭材鑫回村,不少村民都要上門請教種植技術。
幾年前,大廟鎮將彭材鑫列為本土優秀人才,希望其能回到家鄉,帶動村民一起發展產業。然而,彭材鑫顧慮較多:“一方面是家人覺得沒必要回到農村自己干;另一方面,我對政策扶持、土地流轉等各方面的事情都不是很熟,覺得風險很大?!?/P>
“這是農村產業發展過程中,很多業主都存在的疑慮?!贝髲R鎮一負責人說,為解決這個問題,銅梁區對創業者進行了全程多方扶助。在城鎮創業的,為其提供工商、稅務、技術支持、場地、貸款等一條龍服務;在農村創業的,針對其遇到的困難和疑慮,一件一件解釋、一件一件落實,解決創業者遇到的各種困難。
在多方動員后,去年下半年,彭材鑫終于決定回到家鄉創業,發展西瓜和蔬菜種植??稍诹鬓D土地時,少數村民不愿意,鎮村便組成工作隊挨家挨戶做工作,最后達成了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半個月就完成了50畝土地的流轉。對其申請的蔬菜大棚項目補助,鎮里派專人進行跟蹤辦理,很快就完成了評審。
僅僅兩個多月,彭材鑫50畝西瓜蔬菜基地就完成了場平,搭建起大棚鋼架,完成了合作社的組建。春節長假剛過,彭材鑫就開始著手購買大棚薄膜,以備大年后種植首批西瓜苗。
“我現在信心十足,準備大干一場?!迸聿啮握f,他有渠道,種的西瓜蔬菜不愁銷路,西瓜可種三季,按一季一畝收入8000元計算,三季西瓜就能收入2.4萬元,加上西瓜種植后,輪種藤菜等,基地每畝地可收入2.6萬元以上。他準備以合作社為紐帶,帶動更多農戶共同發展西瓜和蔬菜種植,讓大伙共同增收致富。
銅梁區農委一負責人介紹,在各種政策和幫扶共同作用下,越來越多返鄉創業者回到農村扎根,目前,全區由業主投資的各類鄉村產業項目超過300個。
龍頭帶動,散戶創業有項目就業有保證
除了在城鎮就業,以及創業的人群外,返鄉者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沒有技術、沒有項目,他們如何在家鄉實現安穩致富?銅梁的做法是通過產業發展、龍頭帶動,讓散戶創業也有項目,即使不創業,就業也能有保證。
在銅梁區福果鎮,2017年返鄉創業的劉松包下了200畝荒山荒地,建起了一個年出欄15萬只“跑山雞”的特色養殖基地,由于其“跑山雞”綠色生態、品質較好,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為了帶動更多返鄉農戶輕松創業,實現共贏,2018年,福果鎮從利益連接機制等細處著手,鼓勵劉松建立了“公司+基地+農場”的產業發展模式:由企業提供雞苗、飼料、養殖技術,統一回購,農戶分散代養,按每年制定的合同價賣給企業,每年企業利潤的10%獎勵給農戶。
“這種方法好,我們穩賺不賠?!?9歲的楊光倫是一名木匠,以前一直在外務工,從事室內裝修。隨著年紀增大,他覺得工作越來越吃力,今年春節回到老家后,就想找個輕松安穩的事情做,卻一直沒有頭緒。
后來,他聽說周邊不少農戶都在養殖“跑山雞”,就來到“跑山雞”基地了解,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企業合同價收購,我們每只雞大概可以賺5元,1萬只雞就是5萬元,今年,我準備不再出去了,在家安心養雞?!?/P>
通過產業發展和龍頭帶動,一年時間,福果鎮已有33戶返鄉農戶參與到“跑山雞”養殖中,年出欄70萬只,實現了企業與農戶的雙贏。
“實際上,產業的發展對鄉村外出人員的吸引力已經開始顯現出來?!痹w表示,銅梁共有11萬人在外務工經商,去年共吸引了上萬人返鄉就業創業,今年,隨著高新區企業用工需求增加,以及農村產業發展對人才和勞動力需求的增加,將力爭吸引2萬人返鄉就業創業,共同建設美麗龍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