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2日從市財政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市財政局創新資金管理方式,上半年市級以上財政已安排專項扶貧資金31.4億元。
我市財政部門創新扶貧資金管理模式的嘗試,主要以補齊短板為重點,在經濟建設、產業培育、易地搬遷、發展教育、社會保障方面,實施更精細的政策措施。
一是統籌整合涉農資金,補經濟短板。在14個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全面推開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并在涪陵、南川、潼南、忠縣4個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實施市級資金試點。試點資金在中央20項基礎上增加市級24項,總量近100億元,涉及17個市級部門,項目審批下放、資金切塊下達,市級管總量不管結構、管任務不管項目、管監督不管實施,賦予區縣更大自主權。
二是發行債券推動搬遷,補安居短板。財政部門在整合相關資金支持搬遷的同時,發行24.4億元專項債券,注入市興農資產公司作為項目資本金,承接國家政策性銀行貸款,市級統承統貸統還;區縣將高山生態扶貧搬遷,納入購買服務并向興農資產公司購買,一次授信、分年簽訂貸款合同、按需發放貸款資金,用于建卡貧困人口搬遷建房和配套設施建設。
三是低保扶貧兩線合一,補生存短板。我市財政部門以實施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兩線合一”為抓手,“兜底”深度貧困人群,計劃每年的低保標準不低于當年貧困線標準。
四是加力救助大病醫療,補健康短板。我市財政部門將逐步提高大病醫保和大病救助報銷比例,到2020年困難群眾基本不需負擔醫保內的醫療費用;全面建立區縣醫療救助基金,對困難群眾醫保外的醫療費用和必需的生活費用予以救助。
五是提檔升級助學政策,補教育短板。今年起,財政部門將重點實施針對貧困學生的點上教育扶貧,對義務教育階段非寄宿制建卡貧困戶學生,按寄宿生標準補助生活費,并提高高中和中職建卡貧困戶學生助學金資助標準。
編輯:毛豆 責任編輯:顏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