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我們在人口方面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未富先老,需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來應對?!苯裉?,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所長蔡昉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他在多年前第一個提出我國的“劉易斯拐點”(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即將到來,如今,與拐點相伴而來的是愈演愈烈的用工短缺和未富先老難題,一個新的用工時代需要我們充分重視與應對。
“未富先老就是說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目前的發展階段,由此帶來的一大挑戰是不再有充足的勞動力供給,人口紅利即將消失,我們推算2015年也就是‘十二五’時期就會結束人口紅利?!彼f。
過去用充足的廉價勞動力所維持的比較優勢就要逐漸消失,但整個國家還處于中等偏上收入階段,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還不會很快獲得明顯的比較優勢?!耙虼酥醒胩岢龅募涌燹D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個非常迫切、現實的‘十二五’時期的發展主線?!?
他指出:“產業結構調整必須是漸進的,不能采用休克療法,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外需轉為內需,這樣還可以繼續發掘原有的優勢?!背鞘谢莿撛炀薮髢刃璧那??!鞍艳r民工轉成市民,建立相應的社會保障,他們就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了?!?o:p>
未富先老和產業轉移,都將加劇用工短缺?!啊濉陂g用工短缺將成為常態,這是一個信號,不僅推動普通勞動者工資上漲,還為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動力。只有在勞動力供求關系發生變化,不再是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情況下,才能滿足勞動者更高的訴求。而過去勞動力就業機會很少,誰要求漲工資,可能丟掉工作?!?o:p>
用工短缺給一些企業和地方政府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對此,蔡昉表示,如果不斷提工資令企業利潤為負,那就意味著企業必須改變,可以是技術進步,可以是投資轉移,也可以是退出?!半m然政府要選擇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來扶持,但是不能全面地去干預經濟,不能僅僅因為怕影響GDP或就業就去保那些沒有效率的企業?!?o:p>
用工短缺會否改變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如果升級得好,就不會改變,我相信中國的制造業優勢還應該持續很長時間,而向中西部轉移非常重要?!辈虝P說。
“我們過去對于人口和經濟發展的認識有一些偏差,比如僅僅看到人口對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較少看到人口本身也是經濟發展的一個促進因素,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經濟發展就充分體現了人口紅利?!辈虝P說,雖然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歸根結底要靠經濟發展。(記者蔣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