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23-61520695 舉報電話:023-61520697

我國出生性別比首次“三連降” 男性盈余仍超10%

2012-04-17 15:18:58  作者:SystemMaster

核心提示

國家人口計生委28日表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30余年來,首次出現三連降,顯示我國近年來為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開展的綜合治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然而,即便連續三年下降,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仍然高出警戒線10多個百分點,鞏固出生人口性別比繼續下降的任務仍然艱巨。

2009年的119.45,降到2010年的117.94,再到2011年的117.78,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30余年來首次出現三連降。

這說明近年來開展的綜合治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如打擊兩非行為、關愛女孩行動等。”328日,國家人口計生委宣教司司長張建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仍在高位徘徊,要遏制失衡趨勢,短期內須依靠國家干預。

兩非致出生性別比失衡,男性盈余仍超10%

2011713日,經群眾舉報,海南省儋州市王五鎮丁某某給一不想要女孩的孕婦非法引產時,被執法人員抓獲。據查,從2009年開始,丁某某就在家里非法行醫,每月至少做兩例藥物流產。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說: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引產(‘兩非行為),是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直接原因。

根據自然規律,正常情況下,每出生100個女孩,相應出生103—107個男孩。由于男孩的夭折率比女孩高,到婚育年齡,男女數量趨于均等。聯合國將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正常值設定為103—107。

從上世紀80年代起,隨著B超設備的普及,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開始持續偏高,2008年達120.56。近3年來,出生人口性別比出現下降勢頭,但目前仍高出警戒線10多個百分點。也就是說,相對于女性,男性盈余超過10%。

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資料推算,目前我國19歲以下年齡段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衡。到2020年,中國處于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2400萬,屆時將有上千萬剩男面臨娶妻難。

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持續偏高,不獨是嚴峻的人口問題,更是重大的社會問題。張建說,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把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列為新時期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五大任務之一。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查處兩非的法律法規,嚴禁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人工終止妊娠行為,同時,處方管理終止妊娠藥品等。

各地整治兩非,不讓女孩失蹤

為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20118月至20123月,國家人口計生委、衛生部、公安部等6部門聯合開展集中整治兩非專項行動。

海南省儋州市王五鎮農民蔡某,眼下懷孕已經4個月。由于頭胎生的是女孩,第二胎便想生兒子。她和丈夫托親戚聯系醫院,打算做B超看看孩子性別。沒想到,親戚對他們說:如今醫院的B超室都安裝了全球眼,醫生不敢違規。

儋州市是海南省出生性別比失衡情勢嚴峻地區,打非辦在全市19家醫療機構的B超室安裝了22全球眼攝像鏡頭,監控終端設在衛生監督所,對全市孕婦B超檢查進行實時監控。

據海南省人口計生委主任隋枝葉介紹,儋州市建立和完善了B超檢查、終止妊娠藥物使用和憑證引產管理制度。如規定在為孕婦進行B超檢查時,要有3名醫務人員在場互相監督,檢查結束后,3名醫務人員一起登記和簽名;病歷隨時接受衛生、計生部門的監督檢查。

但這監控的只是正規醫療機構,女孩失蹤的背后,還有一個隱蔽的兩非黑市。

為打擊地下兩非行為,儋州市衛生局還建立反查制度。市衛生監督所每10天,對設有婦科、B超檢查的醫療機構引產女嬰情況進行回查,發現異常情況溯源調查。

該市人口計生委加強出生實名登記監測,每月分析全市出生性別比情況。而打非辦設立了舉報投訴電話,每案獎勵舉報人3—4.5萬元。

各地也開展了整治兩非的專項行動,查處典型案件成為其中的重點。2011年,江西省共查處兩非案件2064例,是2010年的3倍多。其中,公立醫院147例。吊銷醫務人員執業證書312份,開除或解聘醫務人員197人,刑拘或判刑83人,經濟處罰1072.6萬元。這一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別比首次下降到120以內,達到119.25,創10年新低。

我們查辦兩非案件的力度,極大地震懾了不法分子。江西省人口計生委宣教處處長李先春說。

改善女性生存發展環境才是治理根本

性別比長期嚴重失衡是社會背負的高利貸。張建指出,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問題,除了查處兩非行為這一治標之策,更要治本”——營造有利于女性健康成長的政策環境,推進兩性的公正、平衡發展,提升女性的社會地位。

傳統觀念認為,農村的男孩偏好是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增加收入和養老問題,是經濟因素所致。

然而,一項對我國欠發達地區人口問題的調查報告顯示,近些年來,在經濟貢獻方面,生男并不比生女強。

事實上,在我國沿海等較富裕地區,發達的經濟條件和日益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也并未有效遏止出生人口性別比攀升的勢頭。

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實質上是女性發展權益問題。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楊菊華認為。目前,我國婦女除了教育程度增長的幅度基本趕上男性外,其它指標都明顯落后:在經濟生活方面,女性雖然廣泛地參與社會勞動,但職業聲望和收入不高;招生招工時,條件等同情況下,往往取男舍女。

為從源頭上預防兩非行為,改善女孩生存和發展環境,2003年開始,國家人口計生委在全國開展關愛女孩行動,通過建立行為約束機制、利益導向機制,制定有利于女孩成長及其家庭發展的社會經濟政策和社會保障制度。

比如,江西省開展陽光助學行動,全省12468名農村女孩就讀高中期間,每人每年獲得1000元資助。同時實施計劃生育綠色養老工程,省財政投入8000萬元為16萬戶農村計劃生育純女戶家庭免費提供500元苗木,幫助他們創造綠色財富,一定程度上解除他們養老的后顧之憂。

【責任編輯 楊嘉 范蕾蕾】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亚洲美色在线播放